霍光见两人与丙吉意见不谋而合,暗暗吃惊,又迟疑不决。无奈询问张安世道:“右将军,你觉得他们的意见如何?”张安世见时机成熟,扬声道:“两位所言极是,下官也听说皇孙为人谦虚谨慎,从不骄狂,而且乐善好施,名声远播。如果选这样的人为天子,不仅是天下臣民的幸事,也是大将军的幸事。大将军请细想,皇孙既没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也没有强悍的外戚势力,如果拥立他即位,朝廷既没有外戚纷扰,又全力仰仗大将军,岂不是一举数得?”
张安世一句话说到霍光心坎,霍光不禁露出一丝笑意。扫视群臣,霍光扬声道:“右将军说的对,当初吕氏被诛,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联手拥立孝文帝,就是看中了孝文帝母亲没有强悍的外戚,不会擅权干政,重蹈吕氏覆辙。如今皇孙与孝文帝相似,确实是难得的人选。不知道杨丞相和蔡御史是什么意见?”
丞相杨敞笑道:“听闻百姓对他赞不绝口,皇孙确实是难得的人选,可立为天子。”蔡义也附和道:“齐鲁大地多人才,想必是合适人选。大鸿胪,你说呢?”大鸿胪韦贤想起儿子韦玄成的话,陡然一惊道:“哦,民间确实对皇孙评价不错,依我看,人才难得啊!”
霍光欣然点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先上奏皇太后,再派宗正、太仆与侍郎丙吉前往。不过皇孙现住在何处?”张安世笑答:“就在大将军府弟旁边尚冠里。”
太后准奏,于是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侍郎丙吉率侍卫前往尚冠里迎接病已入宫。来到尚冠里,丙吉回头一拜道:“宗正、太仆阁下,皇孙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不如让我先进去安抚,再迎二位入内。”刘德欣然点头,杜延年自然也无异议。
病已听丙吉在外喊,忙出迎。见刘德身后护卫众多,心下暗惊。丙吉忙拉着病已入屋,细细叙说。病已又惊又喜道:“立我为帝?当真?”丙吉小心翼翼道:“皇孙先不要高兴,看似你就要成为大汉天子,但有一点你千万记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保持对大将军足够的尊重。大将军能废了昌邑王,也能废了皇孙。第二,只要大将军还活着,皇孙千千万万不能想着亲政,除非大将军主动让权。”
病已瞬间收了笑意,面色更加凝重,摇头道:“不,万万不可!大将军即便主动让权,我也必须三辞,看看大将军心意。如果他只是虚言客套,我决不能贸然夺权,否则死无葬身之地。”丙吉大喜道:“有皇孙这句话,微臣就放心了!”病已握着丙吉手,泪湿眼眶,哽咽道:“多谢少卿,当初是你救了我,如今又是你扶我上位。如果我能够承继大位,必不会亏待少卿!”丙吉也泪眼婆娑道:“皇孙是卫太子遗脉,卫太子仁慈,这是天意眷顾皇孙。”
不久丙吉迎刘德、杜延年入内,刘德宣读太后诏命:“苍天不佑大汉,先帝早崩,废帝无道,内忧不绝,外患不断,社稷危如累卵。凡我汉室子孙,人人当奋发图强,匡扶江山。闻先帝皇孙病已贤良恭谨,品行高洁,忠孝仁爱,有孝文帝遗风。又勇冠三军,弓马娴熟,能言擅辩,勤谋善断,有孝武帝遗韵。大将军与众卿商议,一致推举皇孙承继先帝大业,延续宗庙祭祀。朕顺应天下臣民之心,封皇孙病已为阳武侯。若天命所归,望皇孙能承继大位,延续汉家香火!”
杜延年命人奉上朝服,许平君忙接过服饰,到里间为病已沐浴更衣。黑色冕冠为九旒,旒珠为玉制。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与发髻(ji)拴结。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丝带在两耳处各垂一颗珠玉,提醒戴冠者切勿听信谗言。上穿玄衣,下穿朱裳,衣服上绘有纹章。另有蔽膝、佩绶、赤鞋等。
许平君从后面环腰抱住病已,喃喃笑道:“夫君总算熬到头了!”病已望着铜镜中的自己,摇头道:“这才刚刚开始,苦为尽,甘未来,还早着呢!贤妻放心,我安排好一切就会派人来接你入宫!”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