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麒麟阁传> 第86章 保阿之功(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6章 保阿之功(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长罗侯常惠亲率大军赶到交河城,匈奴见汉朝援兵到了,于是引兵撤退五十里。常惠接了卫司马郑吉等人,一起回到了渠犁。

  病已见匈奴没有继续进攻的意思,暗暗佩服丞相魏相的判断。自此后,魏相仿效汉兴以来的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主张,与民休养生息。又派掾史前往各郡国明察暗访,再回来禀报各地异闻。或有逆贼,或有风雨灾变,或有冤假错案等,郡守隐瞒不报者,魏相都一一奏报,秉公办理。魏相与御史大夫丙吉相互配合,同心辅政,病已十分信任和器重二人。

  同样受器重的还有张安世,张安世谨慎周密,深得病已信任,每遇大事,总是被单独召入宫中商议。一日病已单独召见张安世,叹气道:“卫将军,朕打算派人监修杜陵,你觉得何人合适?”

  张安世沉思许久道:“陛下,微臣觉得修陵墓必须找廉洁奉公,谨慎周全且懂得礼仪风水之人,否则将步田延年后尘。遍观朝堂,只有礼官大夫蒲侯苏昌有这样的本事。他之前监督不善,从太常贬为礼官大夫,如今痛定思痛,必然奋发图强。”

  病已欣然同意,正要召人拟旨,张安世忙起身道:“陛下,微臣有疾,先行告退!”病已一愣,宽慰道:“将军好生养病,朕还等着将军辅佐太子!”待诏书下达,张安世佯装不知,惊道:“陛下竟然起用了苏昌?”忙派属吏前往丞相府询问。朝中大臣竟不知是张安世的主意,张安世也从不声张,所以常常参与机要,而不被世人所知。

  苏昌猜到是张安世举荐,亲自前往拜谢,并奉上金银珠宝。张安世大怒道:“我举荐贤达是为公,不是为私。君今日所为是为私,而不是为公。我以公心待君,君却以私心待我,这是对陛下不敬,请勿再来,送客!”苏昌羞愧而出,从此不敢登门。

  张安世常常被召见,加之张家与皇室密切,所以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张安世飞黄腾达。张安世量才推荐,绝不滥竽充数。一日郎官宜春侯王谭前来求张安世举荐,张安世感慨道:“你虽然是郎官,但曾参与定策安邦,功劳甚大,陛下心里有数,早晚会给你升迁。再者,明主在上,咱们尽心尽力即可,何必争一时长短?”没过几日王谭果然重新升为谏大夫,千恩万谢。

  这日张安世再度入宫,请求将儿子太仆张延寿外调为地方官。病已大笑,之前张安世曾请求将张延寿外调,病已许了他,调张延寿为北地太守。后来可怜张安世年近花甲,又征张延寿为太仆。如今张安世再度请求,病已心里明白,他是担心张家太盛,盛极必衰。于是欣然笑道:“将军放心,千秋、延寿都是足智多谋的人,彭祖也是敦厚老实的人,他们不会给张家带来灾祸,无须外调。”

  张安世仍旧请求,病已笑道:“这件事不必再说了,朕不会同意。想当初将军因为擅长书法在尚书署供职,博闻强识,尽心尽职。听说先帝一次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却无人知道下落。后来君靠着记忆将所有书中的内容都详细写了出来,待对照其他古籍,竟一字不差。君凭借才能被擢拔为尚书令,后来又调任光禄勋兼右将军。正是凭借君的辅佐,朕才能安然无恙。如果没有君的辅佐,朕只怕早被霍家废了。朕每每想到这件事,都觉得君是上天赐给朕的!”张安世不敢再提,只是笑而不语。

  不久前丞相韦贤病,病中献出隶书。病已这才想起当初曾命韦贤主持改造隶书的事,当初小篆难写,秦隶不规则,病已便请韦贤对秦隶进行改造,创造属于汉朝的汉隶,方便百姓学习,方便文化传播。韦贤花了数年的功夫,在众人的相助下,终于创造出了汉隶。

  汉隶笔势生动,风格多样,工整精巧,横平竖直。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取横势,突出横画,横画有波尾,但没有蚕头,一般不作提按。字体看上去稍微扁平,挑和捺向左右方向延展,宛如汉朝版图般,给人以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的感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