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羌人反了,病已大怒,立刻询问事情始末。典属国苏武叹气道:“微臣听闻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诸羌,召集先零羌头目,将他们多数斩杀,激怒了羌人。羌人以为我大汉欺负他们,愤而反抗,袭击我边郡,袭杀我边民。”
病已咬牙道:“朕不该派义渠安国前往,原本以为他能安抚羌人,戳破匈奴阴谋,没想到反倒激化了矛盾,可恨!还是当初左冯翊说得对,如果人人效仿水衡都尉,必然引起无边战火,反倒不利于我大汉经营西域。”
水衡都尉冯奉世忙起身请罪,左冯翊萧望之也无奈道:“微臣当日并不是针对水衡都尉,恰恰是针对那些智谋浅薄者,他们没有深谋远虑,随时随地会使大汉陷入危险境界!”
病已扬声道:“朕有言在先,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既然羌人杀我边民,那就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你们说说看,谁适合出征?”后将军赵充国主动请命道:“陛下,只怕没有人比微臣更合适!”病已犹疑道:“将军已经快八十岁了,岂能再辛苦将军?还是另选年轻小将出马,将军负责军需吧!”
赵充国急道:“微臣只有七十七岁,尚不足八十。何况当年廉颇八十多岁,依旧能上马征战,何况微臣?微臣请旨,主动出击!”
病已依旧迟疑道:“将军既然有心为国效力,朕也不能寒了将军矢志报国之心。只不过,将军毕竟年迈,如果朕派你前往,将军打算怎么办?打算率多少人?”
赵充国大笑道:“百闻不如一见。微臣远在京城,不知战事详情,如果能亲自前往金城,必能平定羌人暴乱!诸羌弹丸之地,不足为惧,只要陛下用微臣为将,大局可定!”
病已欣然同意,趁春去夏来,命赵充国率军上万骑,前往平定羌乱。又下旨命凉州各地郡守供给物资,保障军需。
赵充国行军,素来讲究掌法,行必防备,止必坚营。常派斥候行远探路,防止被偷袭。夏六月,大军抵达金城。听闻各地奏报,这才知道羌人已经退到浩亹(wei)、破羌附近。待兵马齐备,军需齐全,赵充国率军抵达浩亹水东岸,准备渡河出击。
由于人数众多,赵充国担心遭到羌人突袭。思来想去,召集众将士,扬声道:“羌人就在对岸,他们双手沾满了咱们大汉子民的鲜血,你们说,要不要渡河出击?”众头目齐齐高呼“要”,其余将士也跟着高呼。赵充国大喜,“诸位将士,谁愿率先出击,为我大军防护?”众人齐齐高呼。赵充国欣喜万分,于是派三千兵马趁夜渡河,人人衔枚,防止出声。
三千兵马渡过浩亹水,齐齐就地驻扎,负责防备偷袭。赵充国伫立河边,等到对岸传来鸟叫声,立刻率众渡河。一夜之间,上万兵马全部渡过浩亹水。羌人派上百人挑战,绕着军营挑衅,想要吓退汉军。赵充国命众将士不得出击,左右不解,纷纷请命,赵充国笑道:“我军疲惫不堪,敌军以逸待劳,不利于我。再者,敌人只派这些兵马来挑衅,必是想引我上套,贸然出击,必然中敌军埋伏。咱们来是灭敌的,不是来贪小利的。”
羌人傲气冲天,挑衅许久,这才退去。先零羌侯杨玉大喜,笑道:“汉帝真是蠢不可及,竟然派一个八十多岁的人来当大将,真是自寻死路!传令下去,徐徐退军,引他来攻!”
赵充国听闻羌人撤退,料定必是阴谋,于是按兵不动。待羌人全部退去后,立刻派人前往四望峡附近探路。四望峡是大军西进的必经之路,赵充国见敌军没有埋伏,迅速引兵过峡,抵达落都。召集诸校司马道:“羌人雕虫小技,看来是没有会掌兵的。如果对方把守四望峡,我军不能前进半步。立刻派人守杜中,把守四望峡,既为我军殿后,又防止敌人回攻!”于是赵充国派四千人马留守,亲率六千人马直奔西部都尉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