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麒麟阁传> 第6章 托孤大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章 托孤大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
  

  霍光忙应声道:“陛下放心,我等必定忠心辅佐幼主,匡扶大汉,如果违背誓言,天人共诛之!”其余四人也齐声起誓。武帝这才放心道:“好,好!朕相信你们!朕这几个儿子啊,燕王旦为人智慧而博学,可惜过于狂妄,无法承继祖业。广陵王胥勇猛而刚毅,可惜德行有失,也无法承继大业。唯独弗陵一直与朕十分像,聪慧勇敢,果断而坚毅,希望你们好生辅佐,朕就瞑目了!”

  不久武帝去世,举国哀悼,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即位,史称汉昭帝。将武帝葬于茂陵,茂陵是武帝即位第二年开始修建,直到病死前才修好,连续修了五十三年,陵园规模巨大,长宽约一里,建筑华丽,随葬品奢侈,据说最后陵墓中已经无法继续摆放随葬品。

  昭帝授予霍光录尚书事的权力,总览朝政。霍光凌驾于丞相之上,成为军政财权独揽一身的实际当家人。丞相田千秋虽然也是顾命大臣,但他为人敦厚而谨慎,从不随便发表意见。每次公卿大臣朝会,霍光总是劝田千秋道:“丞相啊,当初你我一起接受先帝诏命,如果我主内,你主外,天下事还有什么可烦忧的?希望你今后要多多为陛下建言献策,匡正我的过失啊!”田千秋笑道:“大将军多虑了,大将军智慧,只要三思而后行,必然不会有过失。天下有大将军,是陛下之福,百姓之幸啊!”

  由于田千秋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提出异议,所以霍光也投桃报李,十分看重他。凡是遇到祥瑞出现,总是先夸耀陛下,再归功于丞相的仁政,请旨褒奖丞相。

  这时病已被养在掖庭,掖庭令叫张贺。张贺年约四十八岁,与卫太子刘据一向交好,曾为卫太子宾客。这与他的出身有关,张贺是武帝时著名酷吏张汤的儿子,与张安世是兄弟。兄弟二人都是忠厚之人,只不过张安世谨小慎微,没与卫太子有过多交往;而张贺胸怀大志,曾与卫太子十分交好。后卫太子举兵,武帝大怒,将卫太子宾客全部处死,张贺得张安世求情,加上武帝对张汤的死多有愧疚,这才只将张贺下蚕室——阉了。一年后武帝为卫太子翻案,又任命张贺为掖庭令,负责执掌掖庭。

  掖庭原名永巷,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掖庭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婕妤以下都住在掖庭;南掖庭是罪犯家属和其他宫女住处,由掖庭令执掌。其中南掖庭中还有许多刚入宫的良家童女少女,一般十三岁到二十岁,多姿色端丽。掖庭丞属下有八位宦官,分管其事;掖庭令却只有一人,秩六百石。

  张贺知道病已是卫太子唯一留下的后裔,对他照顾有加。不仅请年长的嬷嬷好生照料,而且日日探望,用私钱供养,照顾得无微不至。病已当时只有五岁,身子虚弱,又值仲春时节,张贺担心他熬不住,命人赶制了暖衣,亲自送给病已。在张贺的悉心照顾下,病已逐渐熟悉了掖庭生活。他时常四处闲逛,一有空拉着嬷嬷就出去了。

  张贺担心他心野,又出钱请人教授病已、养子张彭祖、孙女张琴棋。张贺儿子早就病死,据说只留下一个孙女,后取名张琴棋。张贺无奈,从弟弟张安世家过继了一个四岁的小儿子,就是张彭祖。病已、张彭祖和琴棋一起读书习字,逐渐亲如兄弟姐妹。三人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相互分享,彼此互助。张彭祖和琴棋常常把好吃的好玩的分给病已,病已也常常带着二人闲逛掖庭。

  见三人情好日密,张贺也十分欣慰,常常望着三人露出憨笑。他时常在想:“陛下即位,天下升平,希望他们都能无忧无虑地活着,不要再有灾难。”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