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整叹息摇头,一招取了王波的首级,王波一死,本来兵力虚弱的守军越发混乱,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刘整打败,北禁军也顺利占领了昌邑城……
“隆!”
一发火炮炸响于北海城南门,带走了七八位攻城将士的性命,沉下的战局也更加焦灼。
北海城有六千余守军,全部都是国安用这些年带出来的精锐兵马,且北海城自身坚固高耸,易守难攻,让彭义斌的攻势陷入疲软之态。
时见中军营将台,彭义斌遥望城下攻势,心头越发焦急,这是他归降朝廷后的第一战,万般不能出了岔子。
“再加五千攻城甲士,务必在天黑之前给本将拿下北海城。”
“是,彭帅。”一将领命即出中军。
而城楼之上,国安用也在竭力指挥战事:“兄弟们,今日彭义斌不会放过我等,横竖都是一死,不如和他们拼了,守住城池,本将已经向益都、莱州求援,不出一日援军必到。”
国安用这句话昨天已经说过了,其实他心中根本没有指望张林和夏全,这种松散的利益联军弊端十分明显,没有实际的好处,任何人都不会听信口头承诺,国安用就这一个潍州,只这三城,实在没有东西可以给予二人,那指望这二人出兵简直是天方夜谭。
“国帅,西城楼有些撑不住了,可战甲士不足千人,望国帅立即派兵去援。”
“好,马上到。”国安用随口应下,眼中皆是四面楚歌,心叹十数年的基业要毁于一旦了。
“国帅,西城门告急!”
“国帅,西城门已破,彭义斌的人马已经涌入城中。”
一次次不利的战况听的国安用已经麻木了,两日守城他已经倾尽全力,如今只能听天由命。
一个时辰后,彭义斌骑着高头大马悠哉悠哉的进入南城门,登上城楼,会见绑缚于地的国安用。
“国兄,愚弟早就和你说过了,让你早些投降,也不会落了现在的下场,现在你还有何话要说?”彭义斌站在石阶旁,抽出腰间佩刀,猛力挥砍,将国字旗放倒落在血泊之中。
“败军之将无话可说,只求速死。”国安用狠狠的瞪了一眼彭义斌。
“哼!那就如你所愿,来人拖下去斩了,将其头颅悬于城门处,以慰众家兄弟在天之灵。”彭义斌大笑下了城楼……
同月,张林听闻潍州被彭义斌所破,立即写信给严实请求庇护,严实回应也十分简单,那就是让东平府军入驻益都府,与张林一同抵抗彭义斌。
张林随后便拒绝了严实,严实此举想要兵不血刃拿下益都府,这他哪能愿意,于是乎张林又派人与彭义斌接洽,希望以纳贡的方式,保证双方和平局面,又遭彭义斌所拒绝。
七月初,夏全邀阎通、刑德二人到莱阳城会盟议事。
时见城府大堂。
“两位兄弟,彭义斌此次来势凶猛,誓要推平五州才肯善罢甘休,我等势弱,也不能任人宰割,故而邀两位兄弟前来商议一下该如何行事。”夏全手头上也握有近二万兵马,而阎、刑二人各有一万人,若是与彭义斌单打独斗都不是对手,唯有联合成军方能与之—战。
“夏全,彭义斌的本事我们都清楚,当年红袄军入河北就是他领的头,我等想与之硬战胜算不大,依本将之见倒不如先派遣使臣先去说和,问一问他的条件,若是不太过分,就依他便是。”刑德的地盘最远,这些年来又与阎通称兄道弟,故而境内极少发生战事,兵甲的战力不用多说,仅限于收租维持治安,最得意的海上兵马又在此处派不上用场,故而还是想要主和。
“刑兄弟把彭义斌想的太简单了,他既然决定起兵,自然是野心极大,待赔款割地之后我等实力大幅削弱,届时任由他拿捏,还不如就此一战。”夏全心中骂了一句刑德,这老东西有鸡鸣、海驴二岛作为退路,自然可以说些风凉话,这些年他搜刮的钱财怕早已经运到岛上了吧。
“嗯,的确如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痛击彭义斌,把他打疼了,他也就不敢轻易图谋三州之地。”阎通也支持夏全,他的地盘夹在二人中间,左右无法抽身,做不到刑德那般坦然。
“既然二位贤弟都这么说,那某只能听从,不过宁海多渔民,少兵丁,顶多只能出五千人。”
“登州可出八千步卒。”
“好,那请两位兄长即日回去筹措兵马,我等与彭义斌对垒海仓至即墨一线。”夏全对这个结果较为满意,一万三千甲士的加入,让他与彭义斌之间有了一战之力。
七月中双军开拔,分驻胶水、即墨二城,而夏全则屯重兵于海仓镇。
话回七月初,全绩至北海,时听闻彭义斌拒绝了张林和谈的要求,便调转枪头准备攻打青州。
经历一番商议之后,全绩又向余玠增派了一万兵马,让其出昌乐,攻打寿光城,而彭义斌领兵出方山,攻临朐,刘整则留守潍州,与密州的一万兵马相互呼应,防止夏全有所动作。
由于当时张林对淄州有所图谋,将重兵屯住在博兴、乐安一线,就连本营临淄、益都也只不过是留了五千兵马,彭义斌的奇袭行动让张林来不及防守,等他把大军调回益都时,广陵镇、寿光、秬米寨、临朐、穆陵镇相继失守,情况变得十分危急。
此日,张林与众将在州府衙门议事。
“张帅,益都东境已经全面失守,我军想要与彭义斌正面抗衡就不能分散兵马,故而末将谏言,当全军屯益都,修筑城防,严阵以待。”
“此言差矣,若彭义斌不攻益都,由广陵镇向北进军边海口五镇,再占乐安、博兴、临淄,那我等守着这个孤城还有什么意义?届时彭义斌围而不攻,困粮绝杀,我等如何自保?所以不可将兵力集中在一处,应布妨各城,呈首尾呼应之势,方做无懈可击。”
“分兵绝对是死路一条,会被彭义斌逐个击破,你所说的首尾呼应是彭义斌攻打其中一城,但以彭义斌的兵力他完全可以多路出军,到时候如何做呼应?”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