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一场无人幸免的意外> 第一章 第四节(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章 第四节(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不得不说,我就希望能有这样的冲突和不同的思考方式。眼见有人处于尴尬境地,我可不希望因此影响同事们讨论的积极性,于是赶紧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还是无法判断凶手的动机,是吗?”

  众人陷入思维困境,他们分别看向刚才激烈争论的二人,微微点头。

  “各位,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凶手是如何进入死者家中的呢?如果凶手在死者家中事先进行埋伏,他肯定需要撬锁进入,这样一来死者回家后肯定会知道。就我们调查了解,以死者的性格来说,如果他遇到这种事,一定会进行反击,所以争执和打斗必不可少,如此一来,伤口就会在身前而不是身后,况且我们知道,现场根本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除非……”

  副队长吴新终于开口说道,众人从刚才的问题迅速转入这个问题,几乎还没反应过来,他又紧接着说,“除非熟人作案!各位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凶手和死者认识,凶手就能够轻易进入到死者家中,在死者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找机会从背后进行偷袭,动作利索一点的话,打斗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也就不会有什么痕迹!这是其一;其二,正因为是熟人,居住在本小区或者经常出入死者家门,能够充分了解房屋尤其是房门的结构,才可以顺利完成密室布置;其三,凶手对整个小区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熟人身份让他在行凶之后,即便被发现也不会引起过多的怀疑。”

  听完副队长这一席分析发言,会议室一改沉闷,顿时沸腾起来,大家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点头称是,眼神还不时看向吴新,很明显,大家对于他这个答案深表赞同。

  至此,第一个火花已经诞生。

  就在这时,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打破了目前的沸腾状态。寻声而去,看见一位年轻的同事,我甚至怀疑这声音是来自他,但又确实是他,我对他几乎没什么印象,一位平时毫无存在感的同事。

  “其实吧,我倒是觉得这个密室,或许并不难解开!”技术中队李咏春这句话声音虽然小,但一瞬间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俨然学生时期老师突然走进教室时的状态,会议室变得格外安静,大家都在等待着他继续讲下去。

  “哦?”和大家一样,我饶有兴趣地看着李咏春,“说说看。”

  “我家以前也是那样简单的锁,上大学那会儿,我痴迷于推理小说,也会尝试着自己制造一些所谓的密室,我就曾经拿自己房间做过尝试,结果并不难实现,大家请看……”他指着面前的资料,扫视众人一眼,众人纷纷低下头去翻阅自己眼前的资料,静静地听着他分析,“关键就在于这个反锁旋钮的形状——椭圆柱体,它能够让细绳套在上面,然后将绳子绕至房门边上,等到房门关上之后,用力拉扯绳子,绳子带动旋钮,就能成功让门反锁,从而形成密室。”

  “可是房门周围的门框有一部分凹槽,恰恰仅够门与门框闭合,加上死者房间的隔音改造,门框四周也有橡胶垫圈,当房门闭合严实之后,线就会经过多次直角弯折,这种情况下线是很难扯动的,几乎不可能!”一位同事立刻提出质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