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敛财人生之重启> 百味人生(42)三合一(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百味人生(42)三合一(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究竟如何,这个除了白老太太无人得知。

  林雨桐和四爷过来,一是瞧瞧有没有卖房子的,二是看看白家院子里的花草。花草有灵气,有能力管的时候关照一二,别管是不是自家的,瞧着就叫人觉得舒心。

  每次来,老太太也不管,她就坐在摇椅上,看着四爷和桐桐在院子里干活。干完活,两人打个招呼离开,老太太也不挽留。

  这种默契一直保持着,直到七月中旬了,孩子们放了暑假,两人带着孩子再次去了省城。孩子在家里玩,他们去了白家。老太太的坐在花树下,一身素色的旗袍,脚上是一双黑色的绣花鞋,闭目假寐着。听到动静,她微微睁开眼,见是两人,白老太太笑了,“走了一路,热了吧。坐着凉快凉快!”

  林雨桐也没客气,把拎着过来的西瓜放边上,“给您泡水里,晚上吃起来就凉了。”

  说着,就去开水龙头。然后把手里的帕子打湿,拧干给四爷送过去。

  四爷一边擦汗,一边听老太太开着的广播。改革开放了,上面允许南边两个省大胆的尝试。

  等林雨桐坐下了,老太太把广播关了,扭脸问四爷,“改革了,也开放了……不会再变了吧?”

  不会!

  老太太缓缓的点头,似乎是缓了一口气的样子,“那你们说,我要是出国了,还能回来吗?”

  出国?

  林雨桐不解,“您在国外还有亲人?”

  老太太摇头,“不算亲人!他是……我丈夫。”

  丈夫不算是亲人吗?

  对白老太太来说,分别了这么些年,应该确实不算了吧。

  “我当年突然决定嫁给他!着了魔一样。我们从这里离开,在南边定居,确实过了两年舒心的日子。”老太太看着满院子的花木,“在南边,我们的院子也是这样的……看见你们在院子里干活,就像是看见了当初的我们。我们在小院里结婚,天地为证,我们结为夫妻。”

  然后呢?

  “然后有一天,他接到电报,说是母亲病危,希望见他最后一面。他这一走,就再没回来。我去他的老家找过他,老家的人都说,他们一家早在之前就启程去了香港……我想,他应该是被骗回去的。”

  后来呢?

  “后来……后来的很长时间,我都不信她抛下我走了,没留下只言片语。我到处找他,我甚至想着,他是不是去了延AN了。于是,我就追着去找了。半途中,救了几个人,却也伤了自己,肚子里五个月的胎儿没了。伤养好了之后,也解放了。遍寻不到,我就回来。一直守在这里,总想着,他回来也有个找我的地方。这么些年了,一直没有音讯。上个月,A省华侨会来了两人,说是受他的委托找我的……要开放了,港商好似能回来了。”她目光平静的看着林雨桐,“你要是我,你去不去?”

  林雨桐挑眉,“若是他跟您一样,这些年也这么守着……那就去。若是他已子孙绕膝,那边不去也罢。”

  老太太一下子就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她长叹一声,“不过,A市希望我去南边,他们找到当初我们住过的小院了,且已经修缮好了。那边气候宜人,比这边养人,希望我过去颐养天年。”

  林雨桐就有了猜测,只怕她当年救的那几个人,如今恢复工作,在南边任职呢。若是如此,她过去能得到更妥当的照顾。

  “决定了吗?”她先问。

  老太太就看她的院子,“你们喜欢这里?”

  “您出去问一声,一百个里有九十九个都喜欢。”

  他们的喜欢跟你们的喜欢不一样,“你们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可对别人就未必了。”

  林雨桐也跟着左右看看,“这里是您买下来了,您在这里这么多年……默默的守着……”

  白老太太摇头,“其实,我没你想的那么喜欢这里。这么些年我为什么连个朋友都没有?甚至相熟的人都早已不来往了?为什么的?因为这里的人都知道我的过往……所以,当年毫不犹豫的跟他去了陌生的地方,我就是想着要重新开始。为什么回来了?为什么不喜欢还守在这里呢?因为怕他回来找不着我。现在知道他找的见了,这房子和院子,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她朝屋里指了指,“他喜欢钢琴,我给他买了一架,他却并不高兴。那是因为我是用别的男人的钱给他买的。我这种所谓的画家……不过是被男人追捧出来的。跟楼子里那些唱曲的姑娘其实并没有不同。那一架钢琴买回来……他没碰过。我那时候就懂了,他不喜欢这里,不喜欢这房子,这院子,不喜欢有人知道我的过往……”

  林雨桐皱眉,嘴角动了动没言语。这个男人叫人很不喜欢,你介意她的过往,何必跟她在一起。本来一个女人在乱世中求存就不容易,她费尽心机才攒钱买了这么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可因为他的出现,他的离开,生生把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变成了折磨人的牢笼。

  但这话她没法说,白老太太一生坎坷,到了这个岁数还有什么看不破的呢!

  她说要走,其实也是想破了这个牢笼吧。

  “您还要住回当年你们住过的老院子?”她这么问。

  老太太哈哈就笑,“以前的故友帮我重新盖了房子,那院子早已大变样了。”她说着,就郑重的看了四爷一眼,“小金呀,这院子对我没有意义了,我想给他找个归宿。”这话一出,她怅然良久,“你们是这三十年来,唯一的踏进这个院子的客人。”

  林雨桐的嘴微微张开,想想,这里确实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房子我赠与你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我死后,劳烦你们跑一趟,替我料理身后事。我有几位故友,可故友也有老的时候。人到了这个岁数,谁先走谁后走,说不准的。我对故友有恩,对人家的后辈却无恩。因此,我怕将来指望不上。只能拜托给你们。”

  房产过户的时候可以说是赠送的,但四爷和林雨桐又怎么能白白的拿了人家的房子。

  老太太八月上旬就走,过户之后,桐桐将家里的金银连同那几件古董金器都给老太太放行李里,这些东西以现在的价钱来说,已经远远的超出这个房子本身的价值了。

  谁知道送走老太太一周之后,还没等桐桐有工夫再去整理房子里的东西,省华侨办的工作人员带着两个穿着短袖打着领导的男人来家里了。两人一口粤语,“我们是受白女士所托,交托给您一些东西。”

  林雨桐一看,当时她给老太太的东西,她退回来一部分。将那几件金器古董留下了,却把散碎的金银都给退回来了。

  怎么说呢?林雨桐之前给的比房价高,这是还人家馈赠的情分。也是自家无心占便宜。如今,对方留下那些古董——按照如今的价格算的话,老太太算是低价把房子卖给了自己和四爷。人家这次把古董当做礼物的意思就是:我赠你房子,你赠我古董。

  这是咱们之间的情分。

  然后还委托对方给自己带了一封信,信不长,说了三件事:第一,他没娶,这些年也是孑然一身。第二,对方说,越是年纪大,越是反思己过。当年那个人白发鬓鬓了,却郑重的为当年的事致歉。第三,对方不走了,陪她一起在当年的小院里共度余生。

  老太太最后说:余生不长,他所言是真是假不欲追究。许是孤独的时间太久了,有个人忆往昔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生只剩归途,是与非,得与失,已经不重要了。

  林雨桐便笑了,叫那两人给老太太捎话:您嘱托的事情不会因为别的变故而改变。

  是说后事的事!这话只老太太听的懂。

  她能想象得到,老太太听了这话露出的豁达的笑意。

  客人送走,林雨桐将箱子又合起来了。她觉得这个老太太很会办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自己了金银,说是交托的。便是省里陪同的人,也绝对不会想到这本就是林雨桐的。最多只是回去嘀咕一声林雨桐走运:得了房子还得了钱,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道。

  而过了一道手之后,林雨桐再拿出这个东西来用,便不会有人往别的方面去想。‘赠送’得来的财产也是合法的收入之一。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