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只是说地租,叶行远却是旁征博引,说起三山五岳海外藩国之事,如数家珍,这叫一辈子只去过两三次京城的老举人怎么评判?
到这时候,老举人感到今天的任务没那么容易,认真对待起叶行远文章生僻典故可以跳过,但论文终究是要靠逻辑和义理说话的,且继续看下去
看得过于仔细,老举人白间不觉渐渐有了几分汗水,额头皱纹更深因为他现,叶行远写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这些字组合起来,以他的知识居然不太看得懂
至少浏览一遍后还是不明白,或许想看懂需要时间但眼下这情况,显然是不可能让他反复揣摩几天的
最后这篇文章结论道:“夫百产之入市,既必有以偿其前费,而益之则常羸矣,故其物之贵贱恒视之至于租独不然,以市价之于经价或大过或小过或适均,而租则或重或轻或并轻者而无之”
到此老举人只感到一片茫茫然抬起头来双目失神,也不知道想什么整篇文章从头看到尾,老举人只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然后竟然找不出能批判的地方!
道理很简单,想批判一篇文章,最小的前提就是至少能看明白这篇文章如果根本看不懂,那又从何批起?只怕一张嘴就要露怯!
老举人隐隐觉得文章有些道理,毕竟几十年人生经验和读书经历不是吃干饭的但要问他如何论证这道理,或者如果反过来批驳道理,一时间却无从下口再给他几个月时间研究或许就可以了
第一炮便哑了,让李信愣,足足等了半天不见这老举人称赞,那就说明这篇文章不至于好到没话说?可是又不见他开口批判,难道是老头子年纪大了突然中风,这才说不出话来?
李信急使眼色,也不管老举人了,赶紧让下一名评判继续去看叶行远文章
这下一名评判不像老举人这样功成名就,有点邀功心切,急急从老举人手中夺了文章低头看完,嘴里骂人的话却顿时被噎住,只这几眼的功夫,也和老举人一样成了锯嘴的葫芦
连着几个评判好奇,轮流将叶行远这篇文章看了一遍,本意都是有心挑刺,但偏偏最后都沉默了有人收李信的好处最多,结结巴巴想要强词夺理,最后还是颓然掷卷,叹息而止
这是一个十六七小年轻的文章么?虽说大道三千,研究什么学问门类的大儒都有,但就算是专门研究生僻学问的老儒,也写不出这么为难人的东西吧!
看都看不懂,还怎么去批判?大家都是读书人,面子还是要讲的,信口开河去骂很简单,但谁知道文章里有没有什么陷阱?
若被抓住把柄反击,那面子可就丢大了与其被扣上不懂装懂、浅薄无知的帽子,还不如保持缄默,不说自己看懂了,也不说自己看不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