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雪怀与焦爷谈了两个时辰,中间派人去顺城街接来余敏做中人,双方签订合同。
待到焦爷走出李食记时,他已是颜雪怀的商业伙伴。
啥?父债女还?找李食记的麻烦?不可能了,焦爷才不会和钱过不去。
直到焦爷走远,会昌街上还在议论此事,初时还以为焦爷是来搞事情的,没想到走的时候居然笑容可掬,莫非那两个手下说的是真的,李食记的颜姑娘是焦爷的救命恩人?
这事怎么有些诡异?
如今的平城,和一年多以前大不相同,虽然太皇太后就在城外不远的白鹿山,可是以平城人眼中,太皇太后活着也和死了差不多,平城人民差不多已经把她老人家给遗忘了。
就连过去二十年里被平城人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的福王府,也已许久没有消息传出来。
平城的外地人越来越少,勋贵、官宦,连同那些意气风发的江南才子,似乎一夜之间便走得干干净净,如今的平城又变成了平城人的平城,而不是再是天下人的都城。
焦爷来李食记的消息,如同落在平静的湖水中的一颗石子,伴随着春日里的闲风,飞出了会昌街,飞遍了大半个京城。
平城府衙里,师爷步履匆匆走了进来:“大人,大人,李食记,李食记。”
知府大人正在喝茶,听到“李食记”三个字时瞪大了眼睛,嘴巴一张一合,却没有说出话来。
师爷以为知府大人想不起李食记是啥,连忙提醒:“大人,您忘了上个月从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了?”
知府恍然大悟,他想起来了,上个月,他在京城的亲戚给他寄信过来,皇帝为定国公指婚,那位准夫人是京城李食记的老板娘。
当时他便觉得这李食记有些耳熟,还是师爷提醒,他才记起来,他断过的一个和离案子,女方就是李食记的老板娘,平城李食记。
他连忙派人去查,一查之下才知道,原来李食记的老板娘早就带着女儿回了京城。
那一晚,知府几乎一夜没睡,他觉得自己知道得有点多,知府大人睡不着了。
如今新皇登基,换了不少人,他这李绮娘有个女儿,她也带来了她的小女儿。
李绮娘要给刘恭人见礼,刘恭人连忙拦住:“李娘子,这可万万使不得。”
刘恭人是四品,可若是李绮娘嫁进了国公府,那便是超一品的国公夫人,刘恭人觉得,她除非是脑子进水了,否则打死也不敢受李绮娘的礼。
李绮娘对刘恭人的第一面印像非常好,虽然做了多年的官太太,可是没有架子,她也听叶老夫人说过,知府大人出身商户,在朝中无人,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刘恭人是他的远房表妹,两人是青梅竹马,恩爱至今,知府大人没有妾室,儿女都是刘恭人所出,这在官员之中很是难得。
刘恭人的小女儿十五岁,已经订亲,婚期定在明年,平日里很少出门,若不是家里只有她一个未嫁的女儿,刘恭人也不会带她过来。
刘恭人看到颜雪怀时,眼前一亮,没想到李氏的女儿长得这么好,她和知府大人一样,都是出身商户,她自己也有陪嫁的铺子和庄子,平时都是她亲自在管,因此,她对女子经商做生意并没有异议。
再说,皇帝和定国公都不嫌弃李绮娘抛头露面开酒楼,别人凭什么指手划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恭人连带着对颜雪怀也高看了几分。
听自家老爷说,这个小姑娘竟然接下了酒牌子的生意,她还以为会是个女人男相,或者看上去有些彪悍的女子,却没想到居然是位娇滴滴的俏佳人。
李绮娘让颜雪怀陪着刘恭人的小女儿去玩儿,颜雪怀也不知道李食记里有啥好玩的,她想起辛伯的小菜园子,便带着客人去看菜地......
自从订下婚期,童三小姐便被拘在家里绣嫁妆,今天好不容易能出来透透气,颜雪怀说带她去菜园子,她还以为会是一片很大的菜地,却没想到只是小小的两块,种了些青菜和大葱,她忍不住笑了出来,颜雪怀也笑:“你将就看吧,我家另一片宅子里的菜地更大一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