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在一栋楼五零四室。小马哥说那是他住过的最好的宿舍。
一进门就觉得宽敞明亮,门口是上下四个床铺,楼梯式的床梯,上铺的人上下很方便,接着是两张淡黄色写字台和小书橱,上面又是两张床铺。然后是封闭式阳台和盥洗池。卫生间空间不小,阳台和卫生间都有暖气片。小马哥很喜欢。
宿舍已经有三个同学正在上铺整理床铺。一番攀谈,发现四个人都来自黄土高原。
梁博,黄陵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姚辰,宝塔区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郭义,神木人,会计专业。小马哥,子洲人,行政管理专业。
小马哥选了最后一个上铺,开始整理东西。东西不少,小马哥费了半天劲才整理完毕。一旁的郭义就笑着问其他三人:“你们怎么带那么多东西,大包小包的,跟个农民工一样。也不嫌麻烦,学校一买妥妥的多好。”梁博和姚辰附和着说没想到学校连被褥也卖着哩,再一个家里的被褥用惯了。小马哥没有说话,脸却一下就红了。郭义话里的“农民工”让他小马哥想起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那是南关小学开学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周围的田地里捡生火炉子用的农作物秸秆。班里的同学像旅游一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好不愉快。到了地里,小马哥弯腰弓背,双手齐上,熟练地捡着柴禾,不一会儿就整了一大堆。抱是抱不动了,小马哥脱下自己的外套熟练地把柴禾捆成一捆。满意的点点头,朝同学们看去,却发现同学们手里大多提溜着聊聊几根柴禾。有的同学嘴里喊着加油,早完早回,可手上却一动不动。小马哥就觉得有点好笑,光喊口号不行动,也太虚伪了。
回学校的路上,小马哥背着自己那捆拆禾,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最后面,心里美滋滋的。他小马哥的劳动成果最多,少不得老师表扬,同学佩服。可不知谁喊了一句:“大家快看小马哥,像不像背个包袱的农民工。”同学们都转过头看小马哥,随后一个个指着小马哥笑的前仰后合的,班主任也摇摇头忍不住笑了。小马哥隐约听见有同学笑着说:“乡巴佬,憨着哩,真的像农民工。。。。。。”
小马哥明白自己又被老师同学嘲笑了,脸红了,耳根都滚烫滚烫的。小马哥很难过,不是一直提倡劳动最光荣嘛,不是说要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嘛,什么时候勤劳踏实成了傻了呐。小马哥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颠覆,勤劳致富的农民工成了贬义词了,他小马哥被“农民工”给“侮辱了”。
小马哥很不满郭义说的话,尤其是“农民工”这个词。有心驳斥一下,但又觉得那样会显得他小马哥心虚,何况梁博和姚辰也没多说什么,大家以后要一起生活四年,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
四人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约好晚上一起去学校外面吃个饭,就各自忙去了。
小马哥的父亲已经把入学报名的事基本忙完了,小马哥办完必须得亲自办的事,带父亲回到了宿舍。父亲看了看小马哥的宿舍环境,很满意。给小马哥安顿了好些话才不放心的走了。小马哥早就厌烦了父母的唠叨,但还是一脸不舍的送父亲出了宿舍楼。
父亲走了,小马哥感觉轻松了不少。从此以后,他小马哥终于独自生活,再也不用听父母的唠叨了。从此以后,他小马哥想咋咋的,想干啥就干啥了。从此以后,他小马哥自由了,“福瑞德姆”了。
小马哥兴冲冲的给舍友打电话,询问着聚餐的时间和地点。估摸着几人的酒量,盘算着吃饭的花费。
小马哥对校内的教学生活设施环境很满意,布局合理,绿化优美,一切就是小马哥想象中大学的样子。可学校外面,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只有一趟公交车,到钟楼附近得四十分钟。学校周围没有一家卖衣服的商场,没有一家酒店,没有一家高档餐厅,没有一家唱歌的地方,没有一家网吧。小马哥他们四人走了一站路,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才看见一个破旧不堪的小招待所,一家商店,几家又小又破的川菜馆。梁博笑着说:“难怪咱们宿舍先前来那两个人后悔了回家复读去了,这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嘛。”小马哥才知道原来宿舍有两个人因为学校太偏远直接退学回家了,不禁莞尔。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