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把两张印稿摆在阅读架上欣赏,越看越觉得满意。
自用印已经有了方介堪白文印的风格,朱文印则是借鉴了陈巨来的风格。
由于技能提升,他又经过实践之后,大概找到了之前在章法以及刻印细节上的差距。有了这种认识,相信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会有新的提高。
有了新的收获,这一夜,睡得格外香。
第二天清晨,收拾好东西,检查新居。今天送克里斯蒂娜离开之后,自己也要赶回滨海。
离开坐车,坐车赶奔机场。
租的商务车的司机姓宋,宋师傅这几天和沈瑜几人相处融洽。因为租金高,也是因为沈瑜接人待物非常和善。
宋师傅嘱咐,以后有这类的活,可以继续联系他。
沈瑜在车上,陆续给魔都这边的朋友打了电话,告诉他们,今天自己就要回到滨海去,一些朋友都埋怨他急着回家,不能多聚一次。
接着克里斯蒂娜,来到机场。
克里斯蒂娜的飞机先行。她换机票,过安检之前,对沈毅说道:“老板,你有没有想过,在魔都设立一个分公司,或在这里设立一个画廊。这次的画展给我触动很大,这里看起来对于现代艺术的消费似乎还不成熟,销售量也并不如钮約稳定,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里的市场还很有潜力。”
她的这个意见已经向,沈瑜考虑过。他说:“我曾经有过这个想法,在这里设分公司,必然要有增加我们的支出,我觉得,当我们的盈利达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设立分公司,才能保证继续经营的情况下,才算是条件成熟。
在一两年之内,可能我们都会延续现在这种状态。我会考虑的,你放假的时候就不要考虑了,好好休息。”
两人聊了关于下次展览活动的一些构想。
时间过得很快,沈瑜送克里斯蒂娜过安检,约定在半个月之后,在首都见面的时间。
他在机场等候了一个小时,曾晴和张小琴先后来送她。
两个小时之后,沈瑜乘飞机回到滨海。下了飞机,就接到了鹿欣的电话。
他走出机场大厅,远远的看到鹿欣在对自己招手。
转载请注明出处:沈瑜两手各提着一个大提包,准备离开时代拍卖的办公室。两套古籍(十二函),加两枚印章,加三套徽墨,再加外包装,体积和重量都不小。
来办手续的买家们,有人认识沈瑜,纷纷祝贺他大有收获。
高琦和时代拍卖行的几位负责人,在库房和交接办公室,分头接待买家。
他看到沈瑜走了过来,急忙凑过来:“老弟,谢谢支持。”
沈瑜提了提手上的包,说道:“您甭客气,我要谢谢你们,找来了这么好的东西。”
高琦说:“我看了你那位签约画家的画,我觉得,明年在拍卖会上一定有戏。”
沈瑜说:“多谢您,我这拿着这些东西就不和您多聊了。”
沈瑜几人向高琦告辞,坐上租的公务车,将克里斯蒂娜等人依次送回住处。
克里斯蒂娜明天就要回纽约休息,沈瑜和她约好,明天在机场送别。
沈瑜回到新居。新居的书房和卧室相连。主卧的面积极大,包含起居空间,这里早已设计了收藏室,他只需要更换锁具。
再次检查了一遍今天的收获。印章和徽墨放在收藏架上。1922年的十钟山房放在书架上,清代的钤印本,需要仔细收藏。
买到两套古籍之后,游戏给出了提示。
这套钤印本书籍,用35万元买下,但其真实价值远不止如此。
游戏提示,这套书的价格区间,应该在70万到100万之间。算是捡漏,但沈瑜没打算把这部书再次卖出,目前并不缺钱花,一些东西就留在自己手中收藏。书籍的体积很大,看着书架与收藏室的格子,被填充了一块,有种满足感。
他看了看自己的书房,民国时期红木的写字台,小书桌,收藏架,似乎还欠一张画桌。写字台上都承盘有点空,文具不如在滨海那么齐全,还需要慢慢购置。
他给自己泡了一杯红茶,坐在圈椅上休息,开始查看游戏页面。连续购买两套十钟山房印举之后,金石篆刻技能已经达到了高级。
坐在车上,已经感觉到知识的增加,此时平静下来,复盘这一次的升级。
经验积累,应该是来自日常的练习,加上购买过几次印章以及印谱类的古籍善本,大概促成了这一次的升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