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多了个小孩儿,自然也瞒不过熟识的镇民的眼睛。鉴于彼此外表的年龄差,宁婧只对外说颜千澜是自己远房亲戚的遗孤。众人便没有刨根问底下去了。
这个说法只是权宜之计,等颜千澜二次化形的时候,宁婧又要为他多想一个身份了。
一切都过渡得挺顺遂。唯二让宁婧觉得烦恼的,一是颜千澜不愿意和她分床睡,二是颜千澜头顶的标志——那双狐耳实在是太招人了。
好在,现在是冬天,做点掩饰什么的也不显得突兀。宁婧特意去寻了一顶嫩黄色的小虎头帽子给他戴,既能保暖,又能挡住狐耳。只是,这个法子在天气变热后,便不再适用了。当务之急,是让颜千澜在冬天结束前,学会把狐耳藏起来。
时间便在这之中匆匆流逝,转眼间,一年便过去了。
季节变换,又是一年初春。
湖岸榕树染上新绿,枯枝吐芽,春水明媚。湖畔边上,木头搭建的渡头延伸向湖心,一个小小的身影坐在岸边。
那是个身着荷色素淡衣裳的小男孩,年约四五岁左右,肤光胜雪,眼如点漆,眉心凝着一颗绛红色的小痣,衬得他像是年画里走下来的玉雪可爱的小仙童。他双腿垂悬在案外悠闲地晃悠着,一手往水里抛鱼饵,身旁还倒盖着一本翻旧了的志怪杂谈。十多条傻乎乎的锦鲤在他脚下的水中抢食,溅起了无数透明的水花。
忽然,一道水波自远处劈裂而来,竟是一艘驶自湖心的小舟。小舟靠岸,一个年约七八岁的小孩自船头轻快地跳上了岸,声音高昂又霸道:“颜千澜,你在干什么呀。”
此人正是张正的弟弟张和。
颜千澜抬眼,张和大步上前来,二话不说就握住他的手腕往船上拉:“喂什么鱼呀,多无聊呀,来,我带你去湖心捉鱼!”
颜千澜灵巧地挣脱了张和的手,摇头拒绝道:“我不去。”
张和失望之余,又有些恼羞成怒。
一年多前,张和第一次见到颜千澜的那会儿,他就觉得这小孩儿长得像小仙童似的,对他心生喜爱。更何况,这么漂亮的弟弟,带出去一定倍儿有面子,思来想去,张和便想要认颜千澜做小弟。
张和是镇中出名的的孩子王,调皮捣蛋,也很会玩,是一堆孩子们的领头军。没想到,颜千澜却一直不领情,也没有和他们玩到一块。
张和观察过他。平日里,当他们疯跑着爬树掏鸟蛋时,颜千澜都爱抱着书本看。他们坐船入湖玩闹时,颜千澜则爱陪着他姐姐在远处垂钓。
张和代入了一下,便觉得这样的生活孤独又无趣,于是,他摩拳擦掌,想要解救颜千澜于一潭死水中,可抛出的橄榄枝,却一直被拒绝。
此时,望着颜千澜白净的小脸,张和心中升起了一股莫名的冲动,便上前一步,蛮横地把他手里的鱼饵抽走,气鼓鼓道:“不去也得去,走,我捉鱼给你看。”
颜千澜毕竟个子小,也不能随意露出妖力,张和使了点蛮力,便把他拖动了起来。
边走,他边道:“你这么爱粘着你姐姐,以后她出嫁了你可怎么办呀。我听我哥哥说,他打算过了春节便托媒人向宁姐姐求亲,以后咱俩……”
话音未落,张和的背后忽然挨了一脚。他一个没站稳,便猛地摔进了水里。
喜欢饲养反派小团子请()饲养反派小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