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山河不夜天[穿越]> 第九十六章(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六章(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唐慎抬头:“啊?”

  王溱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就这么飘然离开。

  唐慎送王溱离开探花府后,他回到书房,仔细思索王溱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多敬仰点?不仅仅是敬仰?”唐慎皱起眉头,苦思冥想。许久后,他长舒一口气,无语道:“好你个王子丰,还真是不谦虚!不仅仅是敬仰?难道真要我把你当爸爸一样供起来?”

  唐慎转念一想,要是他真有个王溱这样的爹,想来现在肯定会轻松许多。

  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唐的慎神色渐渐冷了下来,他抬起头,目光冷静地看向书架角落。将桌上的油灯拿起,唐慎举着油灯来到书架的一角,他将那些斜倒下来的书册都拨了回去,然后伸出手,在书架后的墙上抹了抹,一道隐蔽的暗格便露了出来。

  这暗格是唐慎让姚三找人特意做的,打开的手法很巧妙,即便是唐慎都花了一盏茶功夫才打开这个暗格。

  打开暗格后,唐慎拿出里面的东西。

  坐在书桌前,唐慎平静地看着这些摊开在桌子上的纸张、书籍。

  这些,是他四年来收集到的情报!

  从开平皇帝赵辅的《起居注》,到大理寺一些保密性没那么强的卷宗。唐慎身为四品大官,他假借职务之便,多次翻阅先帝至本朝时期的各种书籍,整整四年,才得到了这么一点与三十一年前太子逼宫有关的信息情报。

  他尽了自己的全力,能做到的只有这么多。

  有些事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太子绝不可能逼宫。如果当年真的是太子逼宫,想要谋反,最后被赵辅射杀于宫廷中,那梁诵绝不会为了钟泰生慷然赴死。五年前,这些大儒不约而同地以死明志,就是为了告诉后人,当年太子逼宫一事绝对另有隐情!

  甚至唐慎也能猜到,这件事最大的幕后黑手,极有可能就是开平皇帝赵辅。

  但除此以外呢?

  为什么当时仅仅是二皇子的赵辅,能够策划出这样一出大戏,将如日中天的太子|党一手扳倒?

  他扳倒的不仅仅是太子,还有当时风头极盛的松清党啊!

  “王子丰……到底发现了没有?”

  另一边,王溱回到尚书府,他将从唐慎家带回来的书籍放在书案上。

  寂静的书房中,蜡烛噼里啪啦地烧了一声,发出一道爆裂声。王溱坐在太师椅上,静静地望着这一叠书。良久,他伸出手,将那几本茶艺杂书拿了起来。这些书他先前在探花府已经看过一遍,他自幼便过目不忘,如今再看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句都记得极为清楚。

  然而,他依旧缓慢地翻着书页,视线虽说停在字上,心思却早已飞远。

  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房中传来一声低低的叹息。

  半个时辰后,书童奉命进入书房,王溱将一封信交给他,淡然道:“送去金陵府王家。”

  书童一愣,道:“公子,天色已晚,城中已然宵禁,是要明日再送吗?”

  “拿户部尚书令,连夜送去。”

  “是。”

  三月十四,唐慎动身离开盛京。

  这次唐慎去幽州,只带了书童奉笔一人随行。马车哒哒地出了城门,一路向西北而去。

  从盛京到幽州,快马加鞭要走一日半。唐慎坐的是马车,再快也要走五六日。马车可比不上后世的汽车,现在的道路也不是水泥路,只是碾碎了的石子路。这一路走来,唐慎颠得屁股疼,晚上写家书回京时,他想了想,特意在信的最后补充了一句。

  “……先前拜托于姚三之事,乃重中之重,切记当作头等大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