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伴君> 新军(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新军(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第三,训练问题。要怎么训?完全用汉代的方法,韩嫣不认为可行。韩嫣自己闭门造车加上从程、李等人那里讨教来的知识,很是写了不少练兵方法,自己却从来没有实践过。在军营里的经历,除了借用人家的场地锻炼身体和前几日切磋,就是前世统共半个月的军训了。后世的经验搬到汉代,能行得通么?

  第四,军队的构架。要怎么建构军队,不光是制度还有军队的精神。低级军官的任命、选拔要用什么样的标准?这支骑兵,它的风格将会是怎样的?它要以什么精神来作为支撑?……这都是在建军伊始所要考虑的。

  第五,纪律问题。韩嫣特别希望能够建成一支类似后世正规职业军队的队伍,可这样的想法,如此严格的纪律规定,在汉代能不能为人所接受?程不识那样在韩嫣眼里并不是很严格的纪律规定,在汉代已经让士兵哀叫连连以为痛苦了。韩嫣的规定一公布,会不会被人扔鸡蛋?要是有人觉得鸡蛋太贵,扔石块可就惨了。

  第六,韩嫣还想给这支队伍配支医疗队,至少要教一些急教知道给士兵。想让他们都认得一些字。这些,在大家看来是不是会有别的想法?

  ……

  ……

  ……

  真的,真的,很头疼,却只能一件一件的去做。光头疼,事情是不会少去半件的。好在韩嫣管过家,知道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把乱草的乱抓,少不得一件一件做下去,做了,事情自然就会变少,做了,就会慢慢找到诀窍,做了,也就慢慢有了条理。

  一条一条的先写出来,一地的竹简,看得人很火大,分外思念纸张了,可惜自家试制的纸张还是达不到韩嫣的要求,在他眼里那只能当手纸用。

  为了让计划尽可能完善,还跑到南军去搞了调研,顺带请教一下有带兵经验的老将军。回来就加班加点写报告。

  建军的章程写好了,列明了各项指标、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韩嫣呈给了刘彻。

  出乎意料的是,刘彻对这份计划持赞成态度。

  “这骑兵原就比步兵花钱多,练骑兵,知会丞相一声,再让大农拨钱就是了。实在缺了,拿内库填上。告诉叽叽歪歪的人——练兵的钱,朕舍得花!”

  “兵么——选也行,重征也行,不过,你要亲自挑,嗯,咱俩一块儿亲自挑。挑最好的。你不是说过什么职业军人么?就要那样的。”

  在韩嫣列出人员战损原因的具体数字之后,刘彻对于配备更多的专业医护人员也首肯了。一场大仗打下来,真正死在战场上的,和战后因伤残疾、死亡的人数一比较,绝对会让大家吓一跳的。死在战场上的还没有战后两、三个月死的人多!还有的人,则是重伤致残失去了战斗力。

  如果这些人得到及时救治,就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减员,他们有战争经验,活下来就是真正的老兵,出几个将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还能节省重新征召青壮入伍,给农业生产留下劳动力,也省了重新训练新兵的时间。一翻手,这救了一个人等于给国家添了三个人。一个士兵不用损失了他光是钱的事儿还有战斗力的考量在里面,一个原本是给国家纳税的青壮可以继续种田不用不事生产了,再一个是供养前面那个青壮的人,也不用供养了,国家拿他的租税充实国库就行了。

  看着韩嫣拿着竹筹比划出来的效果,刘彻更加决定要大力发展战场救护工作了。这样划算的买卖不做,真是笨蛋了。被韩嫣拿“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赔钱”等等念得耳朵长茧的刘彻,对于充实自己的国库、内库还是非常有兴趣的。

  被请教的李广、程不识却对韩嫣有些刮目相看了,许多地方是后世千年积累的知识,被韩嫣拿了出来,更让这些懂门道的人惊奇。光医护一项,只有久经战阵的人,才能明白这其中的好处。将军知兵,当然知道用熟了的老兵和菜鸟新兵之间的战斗力的差别。

  得到了老将的首肯,刘彻心里轻飘飘的:这是我选的人呐~

  然后,两人开始挑兵、挑马、挑营地、挑器材、挑训练方案、挑新军制度、挑、挑、挑、挑,忙了个人仰马翻。别说跟李当户他们斗殴、喝酒了,就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建章宫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经刘彻提议,就成了韩嫣的临时住处。

  士兵,要选身体素质好的、最好是有骑马的底子的,没有疾病是最低的要求,年龄在十五到三十之间的,识字的最好。然后,还搞了一道政审工作,汉代的户籍制度做得还是可以看的。查这些人的底细,不光是为了防匈奴,还有藩王、窦太后、王太后等等等等。让自己的军队里混进别人的奸细,实在是件卸了盔甲再把后背送到别人眼前的矬事。

  刘彻的意见是:既然是从头开始,不如从良家子里选,就不从军队里挑了,这样上手就是自己的人。他的意见大如天,他的气魄也不小。韩嫣正有此意。征兵工作就从北方人口里先选,靠北,民风彪悍、习骑射的也多、身体素质也好。打起仗来,战争的重心在北方,用北方人,免去了水土不服带来的困扰。

  营房按照韩嫣的要求,要建得干净、卫生,一边征兵,一边调拨物资。其中的军装,韩嫣先让人做出了样品,命士兵试穿了,程、李、窦婴等人都被请来提意见。这就是后世军装的汉代版,剪裁合体,看着很精神,引进了带扣皮带,不再用绕身N圈的布条当腰带,还省了不少布料。鞋子分为合脚的左右只,与军服一样规定了几个固定的尺码,可以统一定做。征兵的时候挑出来的都是身高比较整齐的,衣物之类的用品,自然比较好做。引进了绑腿、背包、急救包、单架等物品。厨房卫生是韩嫣顶在意的,传说中的霍少,是喝了带疫病的水还是吃了瘟羊死的?水要煮沸了才能喝,东西要熟了才能吃。定期打理个人卫生……

  “娘的,比娘们儿还仔细!”李当户暴粗口了。人手不够,他被拎过来当教官,主讲射箭。这新兵是天子亲自过问的,能过来当个教官兼军官,前途是不用说的。李当户自信满满深觉前途一片光明,谁知到了营地一看,情况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本来以为是当教官,也确实是当教官,只是在当教官之前,先要做保姆的工作,这让李当户非常愤怒。

  不光李当户暴粗口,选来的士兵也很想暴粗口,无奈待遇太好,上司来头太大,只好硬扛。私底下不守规矩的当然不少,大动作没有,小动作不断。罚,是扬汤止沸,想要根治,就要让大家从思想上转变过来。

  于是,奖罚结合,做得好的给奖励、升职、提拔,做得差的扣饷、营地里跑圈儿做俯卧撑。韩嫣手上的功夫很过硬,李当户虽然不喜欢韩嫣的领兵作风,却不会拆他的台,也帮衬着。刘彻时不时的视察,呃,他是有空就跑过来看,程、李也会过来观摩一下。一来二去,方镇住了场面。

  至于习字,被韩嫣拿来当成福利:“在咱们这儿习了字,回去可以教给兄弟子侄,至少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至于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读书认字的人,总归更有出息些。”直说这样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如何如何,显然会被一群士兵鄙视,换了个说法,把这事当成彩头,“学了写字还能回去教给别人,你们这是占便宜了”。何况,识字的人确实能得到一些尊敬。于是,大家上当了……抱着沙盘拼命画,韩嫣偷着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