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说来就来,下个不停。
殿室内,圣人正与宰相张濬问对。
“听卿一席话,几有茅塞顿开之感。”圣人感慨地说道。
同时也有些振奋,张卿有大才,他认为国事尚有振作之可能,那多半是真的。
张濬看着面前微红的茶汤,同样十分振奋。
“陛下,天下诸镇,还是有忠心之辈的。”张濬笑道:“譬如这茶。武昌军节度使杜洪虽是伶人出身,然忠勇为国。此茶,竭尽全力,一年供千斤以上,可谓忠矣。”
“灉(yōng)湖含膏,列圣煞是喜爱。”圣人一听也笑了,道:“听闻昔年吐蕃赞普亦爱此茶,多方求购。”
正所谓“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产自岳州的这种茶,茶饼表面蜡光,香气浓郁,煮好后汤水微红,有如残阳,一直是皇室贡品。
“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辞淮南帅位,又不肯领宣义节度使之职,言一人身兼二镇恐惹非议。还派兵护卫汴水饷道,年年贡赋不缺,亦是忠臣。”张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节奏,尽量将话题向自己需要的地方引。
宣义就是原来的义成,节度使一直是朱全忠的部将胡真。
朱全忠以其父名诚,请改义成镇为宣义镇。这在以前,朝廷肯定不会同意。但朱全忠是这个乱世里难得的忠臣,便同意了,同时任其为节度使。
而朱全忠确实对大唐忠心耿耿,坚辞不受,仍以胡真为节度使。
现在的朱全忠,身上竟然就宣武一镇节度使之职了。对比灵州的邵树德,孰忠孰奸,不言自明。
“靠外镇终是不妥。”圣人叹气道。
张濬一听,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喜道:“陛下英明。”
“今中外皆制于宦官、强臣,如之奈何?”圣人看着张濬,神色间颇为殷切。
“莫若强兵以服天下。”张濬慨然道。
神策军,现在大概还有五万多人,其中三万是在各镇募的兵。尤其是几个看样子挺能打的藩镇,如宣武、河东、朔方等,各募数千,再加上其他州县,总共募了三万,勤加训练,粮饷不缺,以期能够练出来。
“五万神策军可是不足?”圣人问道。
“臣请陛下再募兵五万。”张濬对曰。
圣人一窒。倒不是担心钱粮不够的问题,事实上财货方面咬咬牙还是能够挤出来的,毕竟甚至就连魏博镇都在上供。光启年间,成德王镕之前一次就献耕牛千头、农具九千、兵仗十万。
因此,钱从来不是编练新军的难点,而是人。
“数年来,朝廷已两次募兵,累计五万。而今再募五万,外藩将帅是否会有微词?”圣人有些不确定,问道。
“陛下勿忧也。大唐国祚绵长,圣天子英睿,天下宾服。神策将至各镇募兵,从未有人阻挠。便是河东李克用,亦许朝廷至晋阳募兵。朔方帅邵树德,更言河西党项骁锐,拣选三千猛士送至长安。”张濬滔滔不绝道:“臣判三司,近日曾与孔相盘计财货,若编练十万神策军,器械、钱粮充足,两年内必不至有匮乏之虞。”
其实,朝廷还是缺钱的。至少,南衙北司诸官应得的俸禄,就一直拖欠着,即便发一些下来,也打了折扣。
关中水利,多年未整修了。
驿站体系,也越来越破败。
通驿大道,除两京大驿道还在花钱维护之外,其他的都停工了,再不拨款。
去年,朝廷共征得榷茶钱百余万缗,比贞元年间的八十万缗还要多。这不是说天下欣欣向荣,而是产茶县暴增,从52个增至98个,且多位于江南,产量也大大高于那会,更兼税率提高——之前有的地方榷茶税率是一成,有的一成五,有的两成,现在统一提为两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