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高维投影> 卷一 最后的和平 301 步入正轨(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卷一 最后的和平 301 步入正轨(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雅文小说
  

  等到市政区建设完毕,徐来估计兵工厂和实验室的建造也差不多了。

  那么就只剩下住宅区的建设了。

  相较于其他的重建工作,住宅区的建设得往后排一排。原因很简单,一百万人口都没有的卫星城,没有那么多建造方面的人手。

  徐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想到这里,徐来的目光又落到了桌子上,孔旋照和李云海统计出来的卫星城的各项数据。

  他们按照徐来的要求,将卫星城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老行政区)、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和基础建设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和统计。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自不用说。

  其他几方面的统计数据让徐来着实乐观不起来。

  统计数据里,将自然资源分为植物、动物和矿产三个部分。植物和动物尚且属于正常范围,但矿产资源十分贫瘠,几近于无。

  这意味着很多东西卫星城只能跟其他城池或是游民交换,无法自主生产。

  这是非常致命的。

  几十年前前是经济全球化,而现在是经济城池化。

  至于人口方面,卫星城只有八十三万人。

  这个人口基数便决定了,卫星城几乎不可能发展成像天海城那样的中型城池。

  其次是经济。

  整整八十三万人,总产值只有一百亿元新币不到。平均下来摊到每个人头上,每人每年,只能创造一万元新币出头的价值。

  这也就比那些城外的流民好一些了,连地沟区的劳工都比不上。

  最后是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方面,不管是公路还是医院,全部是啃几十年前老县城时期留下的老本。公路像是龟裂的土地,医院像是风中摇曳的残烛,风一吹就倒。

  至于学校,早荒废了几十年了,教育更是成了一个笑话。

  这样的城池,如何发展?

  看着手上的数据,徐来深深叹了一口气,在成为卫星城的城主后,第一次生出了一种无力感。

  ……

  ……

  徐来无力归他无力,底下人并不知道他无力。

  他颁布下去的政策,依旧在有条不紊的执行着。

  半个多月过去了,大多数部门的重组已经基本完成,行政体系和重组之前一样可以运转了。而市政区和禁区的建设,也已经开了个好头。

  唯二值得徐来特别关注的,便是暗影特战队和通信局了。

  暗影特战队是掌握在徐来自己手中的力量,这不消多说。而徐来成立通信局的初衷却不是为了“搜集情报”那么可怕。

  准确的说,是搜集消息,不能让自己耳目闭塞。不能江陵城那边出了什么事,总部有什么大动作,徐来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这就是通信局成立的目的。

  因为相较于其他部门,通信局更为隐蔽,所以曹颖的动作慢了不少。半个月过去,通信局还无法正式运转,但骨架却已经全了。

  而方平的动作就快多了。

  暗影特战队已经满编制,并且已经在禁区开始日常训练。

  相比较有过行政工作的曹颖,方平的动作仍旧快上了这么多,这倒是让徐来有些对方平刮目相看。

  重建工作进行到这里,剩下的事,便是时间的问题了。

  徐来不知道,总部还会给他多少时间。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