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夜阑京华> 第四十七章 北平暮色浓(1)(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七章 北平暮色浓(1)(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请他进来。”谢骛清说。

  久未见面的祝谦怀照旧是米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除眼角纹,再无变化。他见到谢骛清和何未,笑中略带了局促:“在一旁车厢里,听人说,这里有南方来的谢先生,再见到林骁副官,便猜到是将军……没想到二小姐也在,打扰了。”

  “先生请坐。”何未将单人沙发让给他。

  “不,不必了。”祝谦怀越发局促。

  来客不道明来意,她和谢骛清只好命人沏茶,耐心等着。

  祝谦怀接了茶杯,终是落座。

  “先生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她笑着问,“只管说好了,无须见外。”

  “见到二小姐,想到了何七先生,”祝谦怀温柔笑笑,轻声道,“脑子乱,失礼了。”

  他抬眼看谢骛清:“我想问句话,将军莫怪。”

  谢骛清略一颔首,等他问。

  “谢卿淮将军……”祝谦怀轻声问,“当真走了吗?”

  车内,静得压抑。

  谢骛清微笑着反问:“祝先生为何要问一个早定了死罪的人?”

  祝谦怀捧着茶杯,又低声道:“我只想知道,如此好的一个人,当真没活下来吗?”

  “他死了,”谢骛清说,“枪决。”

  在寂静里,祝谦怀轻叹着气,垂眼看刚泡开的茶叶。

  何未不想让两人都沉浸在难过的氛围里,同祝谦怀叙旧,询问他的近况。

  祝谦怀似知关于自己传闻,并不大提过去,而是说到如今。这一回他回北平,想竞聘于一所师范学校。祝谦怀为唱戏,多年钻研历史,才学过人,他想去做一名老师。“那个师范学校的校长推崇平民教育,”祝谦怀解释道,“学校里的教师上课穿长衫教书,下课穿蓝布袍子和学生们一起干农活,学生们也都是家境贫寒,半工半读。我想去尽一份力。”

  祝谦怀低头笑笑,喝了两口茶后,仓促而去。

  看得出,他来,仅为了打听到曾仰慕的谢卿淮将军的消息。

  “我过去说,你和谢卿淮关系好,他真是记住了。”她对谢骛清解释。

  谢骛清轻点头。

  “他方才说到你七姑姑,”他问,“听着有隐情?”

  “嗯,”她道,“他从北平消失后,都传言他跟着军阀走了。七姑姑心里一直有他,找不到人,灰了心,这才去了武汉。”

  “不过姑姑去江南,主要为了长江的航运,”她又道,“何家航运版图过大,太惹眼,我和姑姑假意闹翻,对外说分家后,将长江航运分了出去。”

  “白谨行的那批货,先走海运,随后就要走长江航路,”她接着道,“此事要紧,我到京以后,须让人亲自跑一趟武汉。”

  暮色苍茫中,火车抵达正阳门车站。

  中原大战正到关键点,也因此,南来北往的火车,凡是停靠在正阳门火车站的,都搭载了不少受伤的军官和士兵。

  谢骛清拄着文明杖,下了车。

  潮湿的天,热风夹着他最熟悉的战场烟火和血腥气,卷过大半个站台。林骁谨慎望着远处军官的军装,让人去打听部队番号。

  番号尚未问明,已有军官认出林骁。

  当初的战场上,谢卿淮一路北上所向睥睨,未进武汉城。他的副官兼参谋林骁则经常出入武汉城的办公大楼和总部,代谢将军述职。林骁生得细皮嫩肉像个书生,自然给人印象深。

  何未跟谢骛清沿着站台往外走,带着何家人。林骁等人有意分开,去了另一道门,他们都不穿军装,穿着最普通的布衣,提着通讯设备的皮箱子算是最贵重的行李。

  有几个军官轻声议论,那是谢卿淮的老部下。

  认出林骁的,都敬重地对他轻点头。

  “大家都很尊敬你们。”她说。

  谢骛清没回答,看了一眼那些对林骁敬军礼的人。

  正阳门车站外,黄包车等了一排。

  这个地方,对她和谢骛清都很特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