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老师,上期节目,您可是全场的焦点。”
“三位教授,你们又来调侃我了。”
“不是调侃,而是你出的题实在是有意思。你看,你这一出题,最近几天都掀起了一阵国学热。”
“我也是随便瞎出,没想到大家反应这么大。”
一翻瞎聊。
第二期汉字听写大赛再度开始。
规则之前说过,也没必要多说。
还是按之前的。
陈平与三位高校的教授担当评委,以及担任出题导师。
第一位,还是北大的李教授。
吸收了第一期陈平出的国学题目,这一次李教授也是出了九道国学题。
“请听第一题:yzeq书法四大家之一。”
“请听第二题:loq书法四大家之一。”
“请听第三题:oyx,书法四大家之一。”
“请听第四题:zoef,书法四大家之一……”
“请听第五题:……”
李教授出的题目前面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书法四大家。
不过,说是比较熟悉。
但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前三个,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但第四位估计大都人不知道。
他的名字叫,赵孟頫。
这个题目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一个是大家没怎么听过这个人,另一个就算是听过,一下子也写不出这个人的名字。
主要是頫这个字,还真用的少,也记不住。
不过。
可惜。
大概是之前陈平出的国学题,却是让一众参与比赛的选手有了准备。
这些天。
他们回去之后,不但背了生僻字,又开始背起了一大堆国学题。
李教授出的九道题虽然有一些比较难的,但因为之前有所准备,所以李教授出的题只淘汰了几位社会人士团体成员,学校战队则一家也没有淘汰。
不过。
后面还有清华的黄教授。
黄教授出的题也很有意思,他出了一道三黄五帝题。
但他出的三黄并不是被大众熟知的三皇。
他出的三皇题为: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
至于五帝。
黄教授出的则是: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
这里面除了三皇五帝说法不一样之外,另外的,也有一些字大家并不熟知。
特别是。
如果你对这一些版本不熟悉,那么,很有可能你会写的字都不会写。
毕竟。
汉字听写大赛搞的是拼音。
就像知生氏。
不少人都写错了。
社会团体成员小组,便有不少人没有答对。
接着是第三位,复旦的江教授。
江教授出的题也有意思,他出了九道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题。
第一题:迁:调职位、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第二题:谪:降职并远调。
第三题:拜:授给官职。
第四题:授:授予官职。
第五题:擢(zó):选拔,提拔。
第六题: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第七题:罢:罢免、停职。
第八题:免:免除官职。
第九题: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虽然这九道题并不是特别难,但其中第五题擢(zó),却是难倒了不少人。
“真是一题比一题精彩。”
“是呀,都是一些国学题,题目非常有意思。”
“比之前的一些生僻字有意思多了。”
“那是,生僻字大家都用不到,就算是会写也没用。倒是这一些国学题,不但长了见识,而且也学会了不少字。像其中的擢(zó),之前就没怎么用过。”
“最后轮到陈平老师了,不知道陈平老师会出什么题?”
这时,众人将目光放在了陈平身上。
大家也算是看出了。
其实三位教授出的题,有一些相互竞争的意思。
大家都是评委,自然在出题方面要展现自己的功底。
此前陈平出的国学题,不但淘汰了一大堆学子,也将三位教授给比下去了。
这次第二期。
显然,三位教授便在出题这一块下了功夫。
“期待中。”
“三位教授好像也看着陈平,啧啧……”
“看出来了。”
不少人议论纷纷。
汉字听写大赛的看点,除了听写,陈平也是一大看点。
比如现在。
就是陈平还没有出题,这收视又上去了。
“主任,陈平的人气真的是高,他还没出题呢,收视就已经到了上一期的最高峰。不过,三位教授出的题已经非常高明了,陈平这一次恐怕……”
央视后台导播室,副导演盯着直播画面。
他们当然希望收视能再来一波。
不过看情况,似乎有一些碰到瓶胫了。
毕竟。
三位教授也不是吹的,都是很有实力的。
此前陈平打了三位教授一个措手不及,这次估计有些悬了。
面对着众人的目光,陈平却是拿出了一张表格。
“陈平老师,您这和表格是什么?”
“我出的题和答案。”
“呃……”
主持人有一些傻眼。
他真的想说一句。
陈平老师,专业点行不行?
出个题还得拿资料对照。
也不看看四位教授,那都是直接就在白板上写题,根本不需要看资料。
当然。
也不是不要看资料。
毕竟出题的时候,还是要参考下资料的。
但你在台下的时候参考就可以了,拿到台上做什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