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在天子脚下当差的官员,那也都是聪明人。
那些个一门心思钻进钱眼里,压根就不管老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吏部推官也不敢往这安排,毕竟谁都知道京城是个什么地方,那就是各种官员、权贵扎堆的地方,就街边摆摊卖鸭梨的,那家里头都可能有个了不得的亲戚,所以自古京城的治安都是最好的,很少出现欺行霸市、抢男霸女的地痞泼皮。
宛平县知县,顾长亭,官居七品,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出身,已经是年过半百的岁数,他也不指望能继续升迁,毕竟吏部把他放在这以后,他就再也没动过地方,他也就只盼着就当好宛平县的父母官,别惹上什么麻烦,安安稳稳地等到混到辞官归故里就行了。
眼瞧着,就要到了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一身厚重的官袍穿上身,也总算是不再浑身冒汗了,顾长亭早起和老伴、儿子、媳妇、孙子一大家子人围坐一团的用过了简单的早饭,便依照着往日的习惯,将三班六房都转了一圈,又找了县丞和主簿进内衙,说了说农事上的事情,将各地汇总上来的邸报翻了翻,写好了工作日记,瞧着已经不知不觉就悬挂在头顶上的大太阳,喝了口热茶,伸了个懒腰,刚要回内院去小睡一会儿,衙门口的登闻鼓就被‘嘣嘣嘣嘣……’的敲响了。
登闻鼓一响就要上堂,这是个人尽皆知的规矩。
顾长亭也顾不上酸疼不已的腰肢和脖颈了,一边忙着打发了衙役去门口领人进来,一边匆忙走到了书房一角摆着的屏风后,换上了那套挂在衣架上的厚重官袍,踩着玄色的厚底官靴,拿着官帽就往大堂赶去。
来告状的不是旁人,正是气急的王氏。
王氏穿着一身还算素净的褂裙,头发梳得齐整,满脸是泪的跪在下首。
顾长亭一看就不禁皱了皱眉。
这真不是他犯懒,或者是瞧不起老百姓,实在是这家长里短的事情,比起那些作奸犯科的大案还烦人,有些个芝麻绿豆的小事,更没有例律可依,全部都要靠自己个儿来把握,动不动就混个里外不是人,所以他一瞧见王氏哭哭啼啼的跪在下面就先烦了。
好在,他还是个很有职业道德的官员。
顾长亭一边招呼着衙役搬来了小板凳给王氏坐,一边清了清嗓子,开始正式问案了。
王氏,那真是个下能泼妇骂街,上能登堂论理的能人。
她抹了抹眼泪,一点不啰嗦的将自己个儿的来意说了个明白,三言两语就将自己个儿塑造成了一个委屈可怜的小媳妇,将张大奎钉在了恶霸、泼皮、混蛋的耻辱柱上,再配合着她那张风韵犹存的俊俏脸蛋,还真是很有几分说服力。
这过堂,总不能只有原告,没有被告。
顾长亭一拍惊堂木,三班衙役出列,直奔了牙行。
有了官兵出面,牙行那边也就有了个交代,牙行经纪领路,衙役很快就从一个小客栈里,找到了正在搂着一个楼子里姑娘酣然大睡的张大奎。
“还真是个混蛋。”顾长亭听着衙役的回禀,暗自咬牙。
本就先入为主,又有了衙役的侧面证明,以及以往邻里的一番证词,这王氏说的话就算是板上钉钉,彻底被顾长亭深信不疑了,偏巧张大奎被衙役从床上薅了过来,这就憋了一肚子,又瞧见王氏跪在一旁哭哭啼啼的告刁状,他一下子就控制不住自己个儿的脾气了,当着满堂衙役和顾长亭的面就要冲过去打王氏,这下他就算是将自己个儿彻底坑里了。
顾长亭接下王氏在街边托酸秀才写下的状子,上下一看,当堂宣判,重责张大奎二十大板,收监十五日,另责成张大奎赔付王氏整套妆奁,也就是说张大奎手里头的那十几亩的地契,一下子就变成了王氏的私产。
这场告讼,王氏可谓是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