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真是年纪尚小的少年,慕家倒是能养出来,当初慕知真成名的时候年纪也很小。
魏季廷摇头,“不太可能是慕家。从文章来看,那人更倾向我们这一派。”
范良弼却道:“慕家也不是所有人的政见都一样的,当初慕阁老与其弟慕如柏就屡次政见不合。只是因为慕如柏没有入朝堂,这矛盾才没有摆到明面上来。这人不肯露面也有可能是不想将自己的真正倾向暴露出来让慕家的长辈发现。”
其他人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有可能真是慕家的人。”
有人想起来什么,正色道:“对了,今日茶楼的事情最好不要传出去!否则怕是会对范兄的名声有碍。”
扬名的事情这次不成还可以等下次再找机会,反正范良弼身负才华,又有范家在背后支持,在他们看来一鸣惊人是迟早的事情。可是如果今日的事情被宣扬了出去,给人留下了一个辩政输给孩子的印象,那就糟糕了。
范良弼的脸色再次难看起来。
有人连忙道:“我这就去跟茶楼那边打招呼。”
然而已经晚了。
其实就算他们一早反应过来要把事情瞒下来,也要看贺林晚肯不肯答应。
贺林晚自然是不肯答应的,她那篇文章也不是白写的。
就在当日,范良弼与人在仙客来茶楼里论政的消息就被大肆宣扬了出去。
其实贺林晚要感谢范家为了帮范良弼扬名提前做的铺垫,范良弼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读书人,这件事根本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但是最近范良弼最近在京城中声名鹊起,十个读书人有八个听过他的名字,另外两个没有听过他名字的肯定是刚从外省来的。所以今日这件事传得极快。
仙客来茶楼里的故事还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范良弼与人论政的时候输给了一个少年郎,第二个流传更广的版本是范良弼输给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少女。
原本有人还不信,但是当日那几篇文章也都流传了出来,加上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自己看到了那个写文章的少女偷偷跳窗从后门离开了,那少女还是一个十分貌美的女子。
因为这个故事里既有才子美人,情节又十分跌宕起伏还有令人意外的反转,所以不仅在学子士人之中广为流传,连高门大户里的闺阁姑娘们都对此事津津乐道。
然后很快,这个故事就被人写进了话本里,后来甚至还有以这件事为原型创造出来的戏剧。
用一句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范良弼一夜之间火出了圈了。
可是这种名声却并不是范家和范良弼想要看到的。因为此事极有可能会影响到范良弼今后的仕途,以后一提起范良弼,让人想到的不是他多有才学,而是他在茶楼里与人论政却输给了一个年少的女子,这样的名声就连皇帝想要重用他都要三思。
范家虽然立即采取了行动想要浇灭这股传闻,但是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