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韦氏水军全军覆没所造成的一系列混乱,随着吴明彻援兵的到来而消失,郢州政务军务都恢复了正常秩序。
两天后,独孤信派人送来消息,他已经得刘益守军令,陆路到达了长江南岸的沙洋与江对岸的川陵。这两地不仅只隔了一条长江,而且在郢州城的上游,可以监视和骚扰湘东王水军在郢州附近的活动!
至少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
独孤信的兵马在外围警戒,吴明彻的兵马坐镇郢州严阵以待,胡僧祐与斛律羡等人继续编练水军,守卫粮仓。
三地都可以互相支援,每日都会彼此传信。
不得不说,刘益守布下的这个局,确实是无懈可击。哪怕湘东王水军全军出击,也未必能在郢州这边讨到好。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一心想在江陵登基称帝的萧绎,却没有按刘益守规划的剧本走,给了朝廷的平叛大军当头一棒。
……
战胜了韦氏水军主力后,王僧辩让本屯扎在武陵郡的樊毅回防巴陵郡,丢弃洞庭湖另外一端的战略要地,实际上是已经放弃了之前决战洞庭湖的布局。
也就是说,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罗县的杨忠身上,就连巴陵郡的战略地位,都连带着下降了不少。
毕竟,萧绎要北上江陵,那敌军的步伐显然也会跟着到江陵周边,所以继续守着洞庭湖的另外一端毫无意义。从前巴陵郡丢失就兵败身死的情况,也出现了极大变化。
樊毅的人马假扮王琳麾下的精锐,继续在洞庭湖沿岸巡视,装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照旧的假象,欺骗朝廷平叛大军的斥候侦查。
而湘东王军的主力,则是趁着夜色,从巴陵郡出发,水路从长江口往上游进军,一路静默,把船队直接开到了江陵城下!
整个行军过程,仅仅只用了一天一夜!沿路没有惊动任何巡游的朝廷斥候!
由于独孤信已经带着大军前往江陵下游的沙洋等地,王琳所率的湘东王军前锋,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江陵城!
事实上,就算独孤信在江陵,也很难守住城池,到最后他依然要向北撤退回襄阳。
能不能守住江陵,不在于城内兵马有多少,而是看水军能不能堵住敌军的去路!
水军败,则江陵不保,这是一件没什么争议的事情,哪怕是粗通兵法的人都能看出来。
韦氏水军被全歼,朝廷这边失去了对长江江面的控制,自然是没办法守住江陵城。哪怕是派兵去增援,人在陆地上跑的速度,也不可能比船更快!
这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刘益守等人看来,打江陵的问题只在于对战略态势的改变可有可无而已,这一战本身的胜负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拿下江陵城后,萧绎下令麾下士卒甩开膀子劫掠,百无禁忌!
公开劫掠三日不封刀,所得战利品皆无须上缴,可以自留。
在江陵劫掠后,湘东王麾下士卒,可谓是一个个都吃得脑满肠肥,身躯都膨胀了不少。一时间,城内到处都是高呼万岁的士卒,军心士气直冲云霄,这些人恨不得让萧绎带着他们去建康捞一波才好。
一个江陵城都这么爽了,要是能在建康不封刀的抢三天,那岂不是做完一这单就可以回老家娶媳妇了?
萧绎军中不少人都这么想。
安抚和笼络住了底层,萧绎开始笼络麾下大员与中层军官。
萧绎在江陵登基称帝,国号依旧是“梁”,也就是说,他自称自己才是萧氏正统,而建康朝廷,不过是受到刘益守摆布的傀儡,早就跟萧氏宗室没什么关系了!
其实他这么宣称,倒也问题不大,起码说的大部分都是事实。
萧绎封王僧辩为大将军,荆州刺史,京畿大都督。王琳为都督十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其他各将都是加官进爵,不吝惜高官厚禄。
反正都是虚的,要是能打赢,将来自然是要啥有啥,到建康去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若是输了,所有人一齐上路奔赴黄泉,倒也热热闹闹的,不会孤单寂寞。
攻下了江陵后,王僧辩又命王琳、樊猛等将四处出击,先后攻下了江陵以南的南平郡各城,并在毗邻的洞庭湖岸边建立渡口,停泊战船,重新建立与巴陵郡之间的补给运输线和水军活动路线。
一番布局之后,湘东王军队的控制区,几乎是向北面“挪动”了两三个郡的范围,彻底放弃了对于湘州的争夺,将重心转移到了北面的江陵。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