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病娇皇子赖上门> 第110章 穷酸(二更)(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0章 穷酸(二更)(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81中文网新笔趣阁
  

  刘珩不认同,“人都快要饿死了,哪还管什么失节与否。只要不涉及到投敌叛国,为了吃饱必要的时候就该放下面子,务实肯干。既能读书,也能下地种田,出门干活,才是本王需要的人才。”

  “王爷的要求有点高,这年头读书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承担地开销。能读书,家里都有点底子,何至于要出门干活。”

  “那这些秀才”

  “这些只是不擅经营,或是脑袋愚笨,别人读一年,他得读三五年。读书时间越长,开销越大,自然就是越读越穷。”

  章先生没体会过越读书越穷的生活。

  但他认识很多贫寒学子,这些人未必一开始启蒙的时候家里就穷。多半都是读书到中途,家里才开始越发穷困。

  都已经读了好些年,还指望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当然不能因为家里一时困难就放弃读书。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读下去。

  用后世的话说,这叫沉没成本太高,不敢放弃。

  放弃,等于什么盼头都没有了。

  不放弃,好歹还有点指望。

  刘珩感慨道:“难怪世人都羡慕章先生,读书过程太顺利。不曾受过什么苦,也不曾为银钱担忧,就轻松考取功名出仕做官。”

  “可惜老夫的仕途就是个笑话。”

  章先生自嘲一番。

  他这个笑话,如此要为定王出谋划策。

  他干起正事,“想要丰收,除了按照小叶子教的办法精耕细作,烧田杀虫,粪水浇灌庄稼外,最关键的还是要兴修水利。小叶子知道王爷手头紧张,兴修水利又耗资庞大,所以不曾提起这茬。

  既然老夫为王爷总览全局,查漏补缺,就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水利一事必须尽早提上日程。两县封地,最大的优势就是双河镇边上的霞水,若能将霞水引来灌溉农田,至少能得几十万亩良田。”

  刘珩头一下子就大了。

  兴修水利说起来容易,办起来何止是耗资巨大。

  历朝历代,兴修水利,都是大工程。甚至大到能够拖垮一个王朝的地步。

  他也想修水利,想得良田百万亩,可是他没钱。

  连启动工程的钱都没有,更别说后续工程。

  水利一事一旦开工,就不能停下来,得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

  他唯有苦笑,“水利一事急不得,此事只能押后,还望先生理解。”

  “老夫自然能理解。老夫虽然不事生产,却也知道此事不易,耗资巨大。但,不能因为困难就忘了此事,将之束之高阁。老夫今日之所以提起此事,就是希望王爷心中能时时念着水利一事,有了财源切莫铺张浪费,节省点或许修水利的钱就有了。”

  章先生善解人意,就是逼得太紧。

  刘珩摇头苦笑,他才来几天啊,就给他加上层层压力。

  不曾就藩的皇子,想象不到就藩有多困难。他现在是体会到了。

  难怪皇子们都想留在京城,死活不肯就藩。撒泼打滚也不走。

  京城多好啊,花花世界。每月每年到少府领爵禄,日子过得爽歪歪。偶尔还能进宫打点秋风。私下结交官员,还能捞一笔。

  借着皇子身份,在京城做点生意,怎么着也比出京城就藩强多了。

  就藩,意味着要操心这操心那忙不完的事情。

  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操心,就做个混吃等死的藩王,所有事情都交给下面的人操办。

  只是,这么做的下场,通常都不太好。盘剥太甚,必然会被御史弹劾。

  皇帝开恩,一切好说。

  皇帝不开恩,一切都不好说。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