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324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求订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24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求订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什么是中华文明。

  这就是。

  什么是中华品德。

  这就是。

  众人嘴里不断的咀嚼着这句话。

  随即闭上眼睛。

  接着。

  当他们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

  不少粉丝发现,此前他们很多的想不开,很多的一些心结,很多的一些矛盾。

  都在这会儿,好像一点一点消散。

  ……

  “又有一次,孟子对一位叫做告子的人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这说的什么意思呢?

  翻译过来,那就是,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凡哥,孟子的意思是,英雄不问出处,我们的未来指不定会有什么大成就吗?”

  有粉丝向陈凡提问说道。

  陈凡摇摇头:“明面上看起来是的,但孟子所说的意思,并不是如此。”

  “那是什么意思?”

  “孟子的意思是……”

  正当陈凡准备将孟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不过。

  陈凡想了想,还是觉得光说还不够。

  于是。

  陈凡便拿出了纸笔,在宣纸上写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如果要说陈凡最喜欢孟子的一名话,这句话可能是排在第一位。

  至于原因。

  可能是学生时代的时候,常常背诵吧。

  亦或者。

  这句话,很多的时候代表着无数普通人,无数不断在社会当中挣扎的心境。

  所以。

  很多时候。

  当自己不顺之时。

  当自己烦恼的时候。

  当自己处于各种磨难的时候。

  那么。

  你可以对着天空喊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天要把重任放在某一个人的身上时。

  他一定会让他遭受种种磨难。

  而为什么要让他遭受种种磨难呢?

  那就是上天想磨炼他的心志,增加他许多在顺境时所不可能具备的能力。

  “尼玛,孟子这得逆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难怪是亚圣。”

  “凡哥,我现在能说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吗?”

  如果说此前孟子的这一些话对于众人来说,那就是精神上的洗礼。

  那么。

  此时,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则是彻底彻尾的俘虏了众人。

  盯着陈凡在宣纸上写出来的这句话。

  一众粉丝擦了擦眼睛。

  随即。

  他们也拿出笔,跟着陈凡一样,写下了这句话。

  他们也许不知道。

  就是这句话。

  改变着他们未来的人生。

  ……

  “导师,孟子的品行如此的高洁,那么,孟子前往各个诸侯国,一定会被各个诸侯王盛情接待。”

  “是的。”

  陈凡的直播已经结束。

  但陈凡在他直播间里讲的内容,这几天已经成为了各大中文系课堂上的必备内容。

  京都大学中文系导师“方良”重述了陈凡直播间的内容。

  只是。

  在方良讲着孟子一系列的言行时,有学子却是提问了。

  对于此。

  方良点点头:“因为孟子有着如此的品行,所以,他得到了各大诸侯国的盛情接待。甚至,他还与各个诸国君主分享了他的治国理念。有一次,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做了一个比方,他说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