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278章:医圣,张仲景……(求订阅)(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78章:医圣,张仲景……(求订阅)(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地动仪,什么是地动仪?”

  有同学又提问了。

  没办法。

  关于东汉时期的科技,着实是有一些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此前的浑天仪是,现在又来了一个地动仪。

  “地动仪是一种监测地震发生的仪器。”

  虽然解释很短。

  但陈凡只是一说,所有人都是哇的一声。

  “监测地震。”

  “我草,这也太科幻了吧。”

  “2000多年前就想到监测地震了,果然是黑科技。”

  要说这个世界最让人难于预测的是什么?

  那就是地震。

  地震不像天气。

  天气预报卫星可以直接上天,所以天气预报很多时候是比较准的。

  但地震不一样。

  地震因为仪器无法钻到地底下,就算是能钻到地底下,因为也不太了解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原因。

  所以基本上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预测地震的机器出来。

  正如前世很多人吐槽有关单位。

  有没有地震,得震了才知道。

  地震有多大,也得震了之后才知道。

  要是没震,那怎么能知道呢?

  所以。

  关于地震预测,也一直是全世界的难题。

  可是。

  陈凡这会儿却是抛出了一个地动仪的东西。

  这让众人都是无比的激动。

  对此。

  陈凡便解释说道:“大家不要激动,首先,地动仪不是地震预测机器。目前为止,暂时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机器或者是其他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而地动仪,则是监测地震的工具。说简单一些,那就是当地震发生之后,他可以告诉技术人员哪里发生了地震。”

  虽然预测与监测不是一回事。

  但事实上。

  监测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

  就像现在。

  哪怕我们不能预测地震,但在地震出现之后,我们的监测,同样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告诉大家。

  比如通过电视直接告诉居民。

  这也能够减少因地震而造成的损失。

  而且通过电视这种信号的方式,他的速度往往还快于地震传播的速度。

  这在减轻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这一块,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放在古代,那就更重用了。

  古代交通与通信不发达。

  往往一个地方要传信给某个地方,少则走一两天,有的甚至要走几个月。

  就像西域向长安或者是洛阳汇报一样,那不得走一个多月。

  如果真在某个地方发生地震了,靠这种方式通信,朝廷一点办法也没有。

  但如果有地动仪这个监测仪器就不一样了。

  “大家看,这就是复原版的地动仪。”

  陈凡打开ppt,然后说道:“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个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这个地动仪,就是张衡制作的。当时张衡所处的汉朝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汉和帝永元四年到安帝延光四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奇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

  所以。

  从逻辑上来说,地动仪就是一种监测地震的仪器,他并不是预测的。

  不过。

  哪怕是监测的仪器,众人也是目瞪口呆。

  “2000多年前就有这样的仪器,太神奇了。”

  “好像西方有这样的仪器,都是1000多年之后。”

  “哪怕不能预测,只是监测也牛逼啊。毕竟古代交通不是很发达,有这个仪器,那就方便得多。”

  “好像也没啥用吧,他只是说明方向,也没有说是哪个地方出现了地震。”

  “一架地动仪当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如果多用几架呢,或者说是每个区域都架设一台呢。这样,当这一些机器同时发出的位置,那就更为精确得多了。”

  “哦,也是。”

  “所以,其实我们古代的科技并不差,只是可惜没有人继承罢了。”

  这确实没有人继承。

  陈凡也是有些遗憾的说道:“上面大家看到的地动仪并不是真正的地动仪,具体真正的地动仪是什么样子,如今已经失传了。这一个模样,只是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复原而成的。”

  说到这里,陈凡就更是感慨了。

  前世原本地动仪是进入语文课本的,这也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东汉时期有一位叫张衡的人制作出了地动仪。

  可是后来,教科书又将他给删去了。

  至于原因,那就是不少人质疑这个地动仪没用。

  事实上不是地动仪没用,而是复原版的地动仪没用。

  因为真正的地动仪失传了。

  我们所见的地动仪,只是前世50年代根据王振译教授的原理复原出来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