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毛顺大师怀疑,真正上好的瓷土,应该是两种质地不同的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之后,才产生的。
看到这里,周钧一惊,毛顺大师的这番话,算是已经隐隐点出了后世瓷土制作的二元配方。
《天工开物·陶埏篇》有云: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相合,瓷器即成。
真正上好的瓷土,其实是由两种土按照七三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占七成的是硬土(硅酸盐类),占三成的是软土(高岭土)。
瓷器原料的二元配方法,真正被发现是在五代时期,但一直不被人重视,在宋朝时甚至一度失传。
一直到了明代,这种瓷土的配比方法才正式被确定和推广。
但是,眼下是唐朝中期,毛顺大师居然能发现这个秘密,实在是难能可贵。
想到这里,周钧又想起当下匠人的处境,也不禁叹了口气。
收整心思,周钧对画月说道:“你先看着,我去一趟御史台的官廨,去瞧瞧夷旷的伤势。”
说完,周钧穿上外衣,出了客栈,去了官廨中找到卧床养伤的柳载。
进了柳载的厢房,周钧首先闻见一股浓郁的中药气味,再走到里间,只见柳载躺在床上,脸上苍白,看见周钧走进来,也只是笑了笑,权作是打了招呼。
周钧找来一张月牙凳,搬到床前,看着柳载说道:“身体可好些了?”
柳载虚弱说道:“好些了。”
周钧发现,他说话的同时,眼睛却看向了窗外。
心中疑惑,周钧也朝外看去,只见窗外似有人影晃动。
周钧搬来一张小几,又倒了一碗水,放在小几上,接着开口说道:“这几日天寒地冻,且安心养伤,莫要外出。”
柳载应了一声,将手指放在碗中,在茶几上写了一个耳字。
周钧一边说着洛阳城内上元节的盛况,一边写了一个知。
柳载又蘸水写了一个俘字。
周钧故意说道:“外面天气这么冷,人要是待在家里,连话都不想说,更别提出门了。”
柳载清楚,周钧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个在地牢中被抓住的贼人俘虏,没有招供出任何东西,案件却是拖在了那里。
柳载接着又写了两个字——寻仙。
周钧摇头说道:“不过说起来,你喝了那么多药,还是不能下地,这洛阳可真是一个像样的大夫,都寻不到。”
柳载闻言轻叹一声,柳小仙到现在还是没有下落,也不知是生是死。
周钧看了一眼窗外,在茶几上蘸水写道——罪首。
柳载犹豫了片刻,写了二字——河北。爱阅app完整内容
周钧瞧见,不禁身形一顿,口中说着些闲话,脑中却开始飞速思考起来。
倘若按照史书记载,此时的河北节度使安禄山,正在一边吞并奚、契丹、同罗等,一边在范阳修筑雄武城。
那雄武城,名为外示御寇,实则内贮兵器,积谷为日后之计。天宝七载时,城中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兵卒更是不计其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