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奴牙郎> 第240章 杜少陵(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0章 杜少陵(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正月十六,灞川别苑。

  周钧将乘马寄在门房,又入了别苑,先是携着礼物,去了庞公和殷公的小院,道了上元安康。

  出来后,他又来到外苑,询问后才得知,画月和萧清婵一早就去了街市。

  从灞川别苑步行去了街市,周钧入了坊门,只见整条长街张灯结彩,路上行人接踵摩肩,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向前走一些,周钧来到中街,只见偌大的场院之中,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

  街贩、游客、匠人、乐伎和艄公,将整个场院挤得满满当当,所有人都朝着露天戏院那里拥去。

  周钧瞧着奇怪,便找来附近的一人问了。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周钧,开口说道:“今日曲院有寒宵居士的新戏。”

  周钧恍然,又向前看去,只见在露天曲院的大门处,有不少宫人充作掌固,正在维持着秩序,又发放着座牌。

  周钧见人实在太多,便息了过去的念头,转身朝着一旁的周家酒楼走去。

  走到半途,他看见一位年过三旬、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踮着脚尖正看向戏院,面露为难之色。

  起初没怎么在意,周钧经过男子身边,听见后者自言自语道:“罢了,罢了,想我少陵野老囊中羞涩,哪里又有闲钱去看戏呢?”

  听见此言,周钧停下脚步,转过头去,脸上带着些许讶异,朝那男子问道:“你是杜甫?杜少陵?”

  那中年男子看向周钧,也是一脸惊诧:“你,你认识我?”

  周钧心中感慨,没料想居然在灞川遇见了后人口中的诗圣。

  杜甫见周钧虽是年轻小郎,但衣着华贵,腰间又别着鱼袋,便拱手行礼道:“敢问……?”

  周钧还礼道:“周钧,周衡才。”

  杜甫一怔,又连忙说道:“原来是周二郎。”

  周钧有些意外,杜甫居然知道他。

  周遭吵杂,周钧向杜甫提议道:“杜少陵倘若有暇,不如随某去吃酒?”

  杜甫下意识的摸了摸钱袋,又看了眼周钧,最终咬了咬牙,点头答道:“好。”

  二人进了周家酒楼。

  柜台后的掌柜,瞧见周钧进门,连忙跑了出来,一边迎一边说道:“今日画月娘子还亲口交待,说是周二郎会来街市,某一早便将雅间收拾干净,又备好了酒菜。”

  周钧没理会掌柜,反而将视线转向一楼的堂内。

  只见迎客、侍者还有账房,统统换成了之前那批遣散的宫女。

  一旁的杜甫见酒楼奢华,堂间侍者皆是知礼雍容,不自禁有些羞赧,小心翼翼用袖子遮住了袍褂上的补丁。

  周钧走在前面,领着杜甫入了二楼的雅间。

  刚一进门,后者见房内雕梁画栋、古韵不凡,字画皆是真迹,琴瑟皆是名器,心中不由更加忐忑。

  周钧招呼杜甫坐了下来,又向一位作侍的貌美宫人,要了一壶焙花烧和例常饭菜。

  杜甫坐入席内,思虑再三,忍不住朝周钧问道:“甫无名无望,周二郎如何识得我?”

  周钧并未急着作答,而是心中回忆起杜甫的一生。

  杜甫的前半生,多次参加科举,又屡次落第。直到天宝十载,才凭着《大礼赋》一文,得了李隆基的赏识,做了一个补缺的散官。

  在长安居住的后些年里,杜甫生活拮据,又贫困潦倒,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时,家中的小儿子甚至被活活饿死。

  在杜甫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无人赏识,甚至有人评沉郁顿挫、波澜不兴;直到他死后百年,才声名远播,被封为诗圣。

  周钧想到此,只是对杜甫说道:“杜少陵的诗,某曾见过,当为传世之作。”

  杜甫听了,三分意外,七分感动,连连说道不敢当。

  周钧从焙炉上取了酒壶,先是给杜甫倒了一杯酒,又朝他问道:“杜少陵如何来了长安?”

  杜甫喝了一口温酒,说道:“圣人诏天下,但凡通一艺者,可入长安应试,甫打算去试试运气。”

  周钧点点头,李隆基在天宝五载年末向天下发招贤令,不过这场考试的主考官却是李林甫。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