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奴牙郎> 第244章 花楼机(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4章 花楼机(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孔攸对周钧说道:“生茶刚刚上市,负责采购的车队,前几日才赶回茶坊。”

  周钧步入炒茶工坊的匠作堂,只见一人来高的大锅,一字排开,摆了十六口,又有齿轮和滑索带动的铁勺,在畜力的驱动下转动不止,翻炒着锅中的的茶叶。

  大匠毛顺正用手摸着锅沿,估量锅体的温度,并不停令人增减柴火。

  看见周钧进了门,毛顺丢下手中的活计,来到前者的面前,拱手说道:“二郎回来了。”

  周钧朝毛顺点点头,又说道:“这次去了长安,我带回来一位在匠作方面颇有造诣的人。”

  毛顺听见,顿时来了兴趣。

  周钧向孔攸点点头,后者去了宿所,将彭婆带了过来。

  毛顺见彭婆是女子,一身宫装,又年纪颇大,心中有些疑惑。

  周钧对彭婆说道:“这位便是大匠师毛顺。”

  彭婆听见毛顺二字,先是一怔,接着说道:“老身久闻大匠师之名。”

  说完,彭婆从怀中取出重织机的图纸,又交到了毛顺的手中。

  毛顺接过图纸,看了两眼,又皱紧眉头对彭婆问道:“这是你画的?”

  彭婆点头。

  毛顺:“你师从哪位大匠?”

  彭婆:“老身原籍江南东道,织染的技艺都是来自于家中长辈。”

  毛顺点点头,不再追问,找了一个石墩,摊开图纸,细细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周钧朝毛顺问道:“大匠,这重织机的设计,是否可行?”

  毛顺:“其实,此物真正的名字,并非重织机,而是花楼机。只不过,老夫一直以为,花楼机已经失传,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够看见。”

  听见这话,对纺织一窍不通的周钧朝毛顺问道:“大匠,何谓花楼机,可否为钧讲解一二?”

  毛顺将花楼机的图纸收好,对周钧说道:“解释花楼机之前,先说说大唐目前所使用的织机。当下织坊和宫造所使用的织机,大多都是综蹑提花机。此等机巧,用蹑踏板来驱动综片活动,而综片就是用于编织图案的引线器。”

  “综片的数量越多,能够编织而成的图案就越繁复。但相应的,综片数量一旦变多,那么提供动力的蹑踏板也要增多。然而,综片和蹑踏板的数量,倘若太多,那么织机在运行时,就会出现布纹中断甚至错位的现象。”

  “所以,大唐用机巧织成的绸缎布匹上,大多都是花纹循环数不多的对称型纹织物,而类似大型动物、写实花卉一类的复杂图案,都是以手织的形式添加,而不使用织机,道理也正是如此。”

  周钧听到这里,轻轻点头。

  毛顺:“但在东汉时期,《机妇赋》文中曾经提到过一样全新的织机——“……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鹿卢并起,纤缴俱垂,宛若星图,屈伸推移,一往一来,匪劳匪疲。”

  “该织机提花经线不用综片控制,改用线综控制,所以摆脱了综片和蹑踏板的数量限制。除此之外,它最关键的技术是挑花结本,就是利用花本贮存提花步骤,再记忆花纹图案的变化规律。该织机的上部,高耸出一个控制提花机经线起落的织机部件,名为花楼。故而,此织机得名花楼机。”..

  “使用花楼机,可以使用多捻织线,又可层叠织面,编织出极为复杂的大型图案,而且不会出现中断错位等现象,速度相较手织,要快上数十倍还不止。”

  “可惜的是,花楼机的制造技法在东汉末年,毁于战火之中。隋唐时期,虽然有匠作根据古籍中的寥寥数语,试图重现此物,但造出来的机巧,只能勉强使用,远远达不到书中的水平。”

  周钧听完这些,看向一旁的彭婆,不禁感叹,早已失传的技艺,居然有机会重见天日。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