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永邺十二年深秋
江浙一带,地处江南,气候温和,一向是鱼米丝绸之乡,富庶之地。这里河网密布,通江达海,更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
漕帮,江浙一带居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水运第一大帮。
但凡是这一带经营的商户,都通晓一个道理。要想把生意做下去,千万不能得罪漕帮。从水路上走的货物,无不属于漕帮管辖范围之内。
说到这里,有人好问了,那朝廷的漕运司是干吗吃的?难道便任这漕帮横行水路,而坐视不理吗?
这句话问的好,据说这漕帮的总瓢把子乃是这江浙漕运司的发运史的义子。有这样一层关系在,自然的便可以解释了漕帮能够独霸水运的理由了。
话说,这江浙最富庶发达之地,当属杭嘉湖平原一带。
它因位于杭州、嘉兴、湖州三角地带而得名。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大运河纵贯南北,光照充足,气候暖湿,土壤肥沃,农业发达。龙陵国皇粮大部分皆出自此地。
嘉兴西邻杭州,两地交界处,有一家饭庄,名曰‘聚香楼’。
这‘聚香楼’是远近颇有名气的一家酒楼。每到中午饭口时候,更是人满为患。
相对的,这里的东西也很贵,平常百姓人家,既便是过个年节的,也不见得会舍得吃上那么一回。
但凡到这里头吃饭的,那都是些有头有脸儿的人物。既便不是什么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那也是腰缠万贯的富户。
这‘聚香楼’说起来,从开张到兴旺,也不过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凭什么会成为远近驰名的饭庄酒楼。
那得从这‘聚香楼’的招牌菜‘红烧狮子头’说起。
这里的‘红烧狮子头’不同于别家的,肉质滑嫩可口,鲜美而不失弹性,香而不腻,吃上一回,口齿留香好久不散。
只要来这里吃过这道菜的,保准会回来再吃上第二回,既而第三回,第四回......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再加上其它的菜品也很出色,这‘聚香楼’想不火,都很难啊。
眼看着‘聚香楼’的生意是越来越红火,其他饭庄子在那边可是坐不住了。想法设法的贿赂‘聚香楼’的主厨,想要套出这‘狮子头’的配方来。
可是,努力了半天,费了好大的劲儿,也花费了好多的钱银,最终也没能成功。
原因无他,配方不在主厨手中,真正知晓的只有‘聚香楼’的老板一人而已。
说到这‘聚香楼’的老板,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青人,名叫狄尘。削瘦的身材,长得并不是十分的出色,终日一脸的病容,却有着极其高超圆滑的处事手腕儿。
短短的两个月不到,就结交了三交九流的各式人物。
也亏是他处事圆滑,不然的话,以他一介外乡人,想要在这龙蛇混杂之地立足,那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这富庶之地,自然的便有许多的可以称做‘硬茬儿’似的地面儿上的人物。而这些位‘硬茬儿’,每一个单拉出来,都不是他一个酒楼小老板所能招惹的起的。
要想长此以往的在这地面儿上混,那可得多于这些位‘硬茬儿’般的人物,多多往来,多多拉近乎。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