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466.摸底(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466.摸底(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从沟通中顾允看到,饿了么给一线的市场人员,也就是每个区域的区域经理很高的权限,包括费用分配、后台操作等。

  作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最上级的领导也大多是放权管理,反正给个目标,给个预算框架,随便你去搞吧,不行就给你换个区域,再不行走人。

  说白了,谁也不比谁权威多少,谁说的都不一定是对的,大家自己去试,按实际效果来评判。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饿了么整个队伍诞生出了各种神奇的人才。

  听孙佳君说,比如饿了么之前的topsales,开始是沪城大学的区域负责人。

  他是个奇人,在饿了么工作的时候,貌似还背着几十万的债。

  他的传奇经历是,只花了一个月时间,用一个活动就把这个区域做到了几乎一年的年度目标。

  …

  当时为了搞活动把几个月预算都搭上,这还不算,还自己往里贴钱。

  “牛逼.”

  这样的赌性,所以大概顾允也能明白为什么他会背赌债了。

  不过像饿了么这种管理方式,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好事。

  作为一把手首先得有这个度量,而且给下层太多权利本身也是把双刃剑。

  在高度自由,狂放发展的模式下,饿了么市场经理勒索商户,利用手里权力收点小现金之类的事情,日后并不在少数。

  总之授权还是收权,这其中的度需要上层掌控。

  但不管怎么说,就是这样的狂放,让饿了么作为一个草根团队,成功度过了野蛮生长期。

  “孙经理,你们的地推是有什么诀窍吗?我曾经也发过传单,但是我总觉得发传单,在推广上效率很低,甚至可以说是没什么效果。”

  一行人聊的话题天马行空,就连贺璇也发表起了自己的观点。

  在她眼里,饿了么更加牛逼的一点是,其独一无二的地推模型。

  贺璇最初跟着顾允的时候,那时小乐学习还在萌芽阶段,如何赚到第一桶金,顾允给她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她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地推,发传单。

  实际上相比后来的信息流广告投放,千人千面算法,地推这样的效率跟先进高科技比,简直像是小孩子昂着头想和大人比身高。

  饿了么的地推,核心也不是笨拙的人工宣传,而是高度数据化。

  “我们大概是在2012年初就完成了内部数据平台,基本上是以楼为单位,有了这些信息,其实就能估计到总共有几栋楼,加上市场经理实地负责,更是准确到一栋楼里有几个房间,每个房间有多少人。”

  作为内行人,孙佳君笑着解释道,打消了贺璇对地推的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准确预估出每个市场经理每波推广到底需要发多少张传单,同时还能很清晰地显示每个市场经理的效率高低,每栋楼的有效程度等。

  然后就可以在团队的周例会上,由大家一起讨论,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还能这样?地推还能这么玩?那我们是不是也.”

  贺璇原本以为自家公司的先进管理思路,就已经是各行各业最高级的了,没想到山外有山,她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行的,这个只有外卖行业可以,我们实际上是做不了的。”

  顾允摇了摇头,他开口打断了贺璇。

  饿了么的地推方式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是只有外卖这个领域才有可能做到的。

  试想在其他领域,有哪种消费具有这么强的地域限定性?

  又有哪种消费可以做到早晨发传单中午见效果?

  还有哪种消费可以不分人群地做出横向对比?

  唯有餐饮!

  也正是因为这样高度的数据化,才能支撑地区经理坐在办公室里,给全国出营销方案的点子。

  理由很简单,一通百通。

  “顾总,聊了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这次来是”

  闲话聊完,孙佳君总算忍不住发问了。

  “我打算入股饿了么,能不能搭个桥,找你们张总聊聊?”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