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玄宗,位于东海汪洋中的海岛仙山,是海外玄门大宗。
东玄宗祖师易玄之本是中州人士,几百年前带着座下两名弟子出海游历,最终在东海荒岛落脚修行。
易玄之玄法精深、阅历渊博,随着与海外修士的论道交流与几次人前显圣,在海外玄门中声名渐壮。兼之为人慷慨和蔼,慕名来访、请教求道者络绎不绝,也让其所栖身的这座荒岛渐渐繁荣起来。
后来易玄之合道羽化,他的弟子和那些定居在岛上的修士们并没有就此散去。
他们已经习惯了岛上的环境生活,而且别处也很难再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道中人论道修行。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继承了一部分易玄之的道法传承,于是便有人提议不如干脆创立一个宗门,共奉易玄之为宗门祖师,并将这份道统发扬传承下去,于是便有了如今的东玄宗。易玄之的门下首徒商道升也受众人推举,成为这个新生宗门的宗主。
因为有着这样的渊源来历,东玄宗也并没有森严的门规戒律,宗门风气更注重情意相投,并不强调内部的等级与义务。
宗主商道升玄法道行尽得其师真传,秉性风格也是一脉相承,并不因宗主的身份而孤僻傲慢,也并不吝啬于包容与分享,对宗门的发展只是秉承着无为而治。创宗之后,慕名来投者络绎不绝。
时至今日,东玄宗已有门徒数千,是不折不扣的海外大宗。其宗门所在的这座海岛也因此宗得名,生活着数万户人家,耕桑渔猎、安居乐业,俨然已是海东一方乐土。
但在这繁荣表象下,东玄宗本身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人是很复杂的,人心杂念又比外露的言行复杂了千百倍。大道艰深、修行不易,修行者或许没有俗世衣食的需求,但若牵涉到道行的增损进退,所产生的欲望又比俗人需求强烈得多。
东玄宗门风虽然恬淡不争,但修士们的需求却是客观存在,当这些需求之间产生纠纷矛盾,一时间或能通过道德情义稍作缓解,长此以往就难免积弊重重。
除了门人之间的利害冲突,东玄宗的道统传承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宗门中既有道法高深的师长,也有渴道如疾的学徒,但彼此间却并没有责任与义务的约束。
师长们常年闭门修行、离群索居,诸学徒则求道无门、蹉跎岁月,彼此之间产生交集全凭运气,是否传授道法又要看性情投契与否,效率自然低下。
除此之外,东玄宗几无门禁、出入无阻,门人们对宗门归属感不强是一方面,滥竽充数、泥沙俱下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海外不乏恃强凌弱、道德低劣的修士,往往就宣扬自己是东玄宗门徒,狐假虎威、招摇过市,便让东玄宗在海外的名气变得毁誉参半,以至于那兼容并包、有教无类的门风都被污名化,变成了别有用心。
种种弊病累积下来,如今的东玄宗已经偏离了创派的初衷,这也让最初的那些师长们颇感忧怅失望,原本的志同道合竟变成了麻烦与困扰。
有鉴于东玄宗的现状,宗主商道升终于放下那套无为而治的作风,授权亲近弟子创设门规、整顿门风。
海岛东侧的山岭间,耸立起一座木石结构的宏大殿堂,乃是去年刚刚修筑起来的宗门大殿,各类祭祀纳新的典礼都在这里举行。
弟子们最初还觉得新鲜陌生,但在参加过几次仪式典礼后,便也渐渐习惯了这座宗门大殿的存在。大殿门前的空地也成了彼此论道交流的场所,日常多有弟子在这里流连徘徊。
宗门大殿的左侧是庶务堂,发放一些宗门任务让弟子们领取完成,内容多是洒扫、建筑、收集、狩猎之类的杂务,既不困难、也不危险,只是繁琐耗时。
庶务堂任务适合乏甚道法修为的新进弟子去做,完成这些任务积攒一些贡献,便可在大殿右侧的酬勤堂里换取一些有助修行的物资,或是灵材丹药、或是术法心得。
门规新设,虽然增添了许多的约束烦扰,但对一些初入玄门、满心迷茫的弟子们却有极大的指点效果,让他们知道该要做些什么,也不至于沦落到无人过问。
新进弟子也无老弟子怀念往年无拘无束的执念,只觉得门规所设、理当如此,出于对修行的热情,庶务、酬勤这两堂也成了他们最长出没的地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