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我抢了朱重八饭碗> 第九十六章 三国罗贯中还是水浒罗贯中(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六章 三国罗贯中还是水浒罗贯中(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
  王鼎送走于良槐后,就信步走到穷风学堂。

  站在栏杆前,望着喜乐浓浓的有穷寨,王鼎有种欲说还休的思绪。

  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哪怕每日醒来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感,但王鼎只要发现自己还在这个寨子里就觉得心安。

  他惶恐于一觉醒来,这成了一场梦。

  前世太孤独了,无父无母,孑然一身,哪怕能力出众,社交圈却狭窄得一塌糊涂,人人避而远之。

  这个世道没有红酒,没有一夜醒来的醉生梦死,也没有高楼大厦,更没有王鼎心心念念的现代化优越生活。

  这里贫瘠,荒凉,像过原始人生活一样。

  但这里有人,有王鼎想要珍惜的人。

  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大不了自己动手去创造,但这里的人没了,对他来讲就没多大意思了。

  有穷寨,这是他王鼎的国!

  无论前方有多大的困难,他决不允许自己的国陨灭。

  想通这一点后,王鼎对于未来的路,也有了个清晰的底线,无论出山攻打县城也好,还是隐匿山中,只要寨里的人生活安乐,便足够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学堂中有一段响亮的说书声穿了出来,王鼎的思绪被打断,但他并不生气,恰恰相反,还被勾起了几分兴趣。

  “这是哪个混小子在讲三国呀?竟敢在祖师爷面前班门弄斧?”

  王鼎问向身边的樊二,樊二笑道:“陛下,听这声音,可能是学堂里的孩子吧!”

  王鼎自诩讲三国的祖师爷,是因为他知道写三国的罗老爷子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墙角和泥巴,他讲各种演义盗用最多的就是罗老爷子的三国演义。没办法,谁叫他对这个最熟悉呢?

  “……傍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视之,乃曹操也。正是: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不知曹操说出甚话来,且听下文分解。”

  “好!”

  “本哥儿你再继续讲!”

  “讲得就比主上差一点点!”

  只听见学堂里传来一阵交好的欢呼声,起哄着让那人继续讲下去。

  王鼎这下好奇了,要知道他讲演绎故事,虽然张冠李戴,胡乱点鸳鸯谱,但自认为情节紧凑,故事精彩,可就是这样感觉也没学堂里那清灵的声音讲得好啊!

  “咱去看看!”

  随口念到,王鼎就背着手,走到声音传来的堂室,站在窗户外,看里面情形。

  只见二十来个孩子围着一个浓眉大眼的少年,那少年站在木桌前,拿着平日里讲师用的小竹条,在沙盘上指指点点,画来画去的。

  “嗯,要我讲也可以,但你们得先把主上讲得梁山好汉的结尾跟我说一遍。我来得晚,没听过,你们给我讲了,下次我编好再讲给你们听!”

  只听见那浓眉大眼的少年,一边摆弄着竹条,一边朝围观的孩子问道。

  其中有个年龄比较大的孩子站出来,说道:“本哥儿,那梁山好汉的结局就是宋老江带着兄弟们推翻鞑子的统治,一个个成为开国功臣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