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权限不够?领导组考察,距离院士只剩最后一关!(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权限不够?领导组考察,距离院士只剩最后一关!(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很快。

  行人进入了实验室大楼。

  虽然改名为'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实际上,实验室前面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建造了后面的实验中心。

  王浩知道徐保功等人的迫切,就干脆带他们去了实验中心,现场做了一次实验。

  现在的实验相对容易了很多,因为材料可以

  重复使用,设备都没有任何变化,只需要通电、降温而已。

  之前最大的难点是降温,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提升以后,降温也成了小问题,只需要往冷却导管里注入液気,并控制导管内温度就可以了。

  实验室早就准备好了。

  等领导组一进来,就直接正式进行实验。

  很快。

  结果出来了。

  设备横向面产生了交流重力场,强度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虽然领导组亲眼看到了实验,可实际上,他们能看到的只是检测装置的数据,具体情况还是要解释了。

  王浩说了起来,「我们是在导体的横向面和边缘位置,特别放置了检测装置。」

  「这个设计难度很高,因为横向面基本没有空间,而腾出空间可能会改变材料布局。

  「我们还针对性的,对检测装置进行了调整,才完成了设计.......」

  王浩说了一大堆设计的不容易,随后就介绍起了研究,「现在我们能制造的横向交流重力场,强度在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八十二之间。」

  「数据基本是稳定的。」

  他说着看了一眼其他人,也知道大家关心的,和自己关心的一样,摇头继续道,「但是设备本身以及冷却液都很重,总计在三吨以上,所以,想要让设备自己飞起来.......暂时不可能。」

  虽然他很期待能制造出反重力飞行器,但要攻克的技术还有很多,比如,设备本身的重量太高。

  包括材料,也包括附带装置,冷却液都是很重的,而且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添加。

  另外,百分之八十可不是百分之百,即便减重高达五分之四,想要自动悬浮也是不可能的。

  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制造飞行装置的程度。

  当然了。

  因为超导临界温度的提升,大大降低了成本,再加上作用于设备本身的交流重力场强超过百分之八十,新技术肯定是有一定应用空间的。

  王浩说的内容也让领导组一阵激动,他们也意识到新技术,确实是有了应用空间。

  哪怕是应用空间再狭小,反重力技术投入应用本身,就是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了。

  王浩继续道,「我们做的申请是因为准备进行一项大型实验,需要用到超过八吨以上的CA005。」

  「这项实验需要复杂的材料布局,所建造的装置也会非常大。」

  他拿出了一份准备好的设计图,上面有好几张图形设计,核心都画着一个巨大的圆盘。

  好几种怪异的圆盘形态,让领导组的人看的摸不到头脑。

  王浩道,「其实技术不是关键。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几种实验收集数据,来完成CA005半拓扑微观形态的研究。」

  「简单来说,就是弄懂CA005材料支持产生高强度反重力作用的原理。」

  「只要能研究出底层的原理,我们就能最大化的让技术实现突破,也许到时候,就可以让交流重力强度,提***到九十,甚至更高,也能够自由的控制场强覆盖范围。」

  「理论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

  王浩针对研究突破做了很详细的解释。

  领导组都听明白了。

  他们对于后续的研究都非常的期待,希望能看到技术能实现更进一步的突破,自然对于研究给予绝对支持。

  之后领导组就准备离开,去考察超导材料工业公司的工作。

  王浩和徐保功一起在前面走着,也一遍说着话。

  徐保功

  没有再谈研究问题,而是我问道,「你下个星期要去首都,对吧?提前恭喜你了,王院士。」

  「谢谢。」

  王浩笑着说了一声谢。

  院士增选进入到最后阶段,下个星期就是评委会评审与终选表决会,只要能通过表决会,他就会正式成为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

  徐保功继续道,「等正式成为了院士,你可也要多参与一些决策工作。」

  「决策工作?」

  徐保功点头道,「科技处,包括科工局,每年都会有很多重要的项目要进行会议决策。」

  「你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超导相关的领域,下个星期就有个超导磁悬浮列车相关的会议,科技处那边已经通过了。」

  「如果有时间,到时候你也参加一下。对于技术上的问题,王浩啊,你才更专业,我们也都信你。」

  「超导磁悬浮?是廖院士牵头的那个建造项目?」王浩思考着点头说道,「好,到时候我会去参加。」

  -WAP.-到进行查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