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三百四十三章 F射线的特性,应用会议,黎曼猜想只是前提?(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四十三章 F射线的特性,应用会议,黎曼猜想只是前提?(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们心里想的‘年轻人’,估计都要比王浩的年纪大了。

  实际上,最近几年时间,国内确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数学、理论物理方向的年轻学者,他们也贡献了很多的成果。

  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层面的支持。

  当某方面的研究引起重视的时候,自然会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支持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砸钱’。

  比如,增加对于数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就会扶持很多的数学研究项目,相关的项目申请会变得容易。

  比如,给纯数学、理论无力方向增加人才拨款,就会让更多的数学、物理学者,从事基础的研究工作,而不是迫不得已转向其他方向。

  数学、物理研究的岗位也会增加,就会多出一些优秀的数学、物理学者。

  在台下学者的思考中,王浩结束了发言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水木大学的于海滨教授,就坐在王浩的旁边,他四十多岁的年纪,也算是非常年轻了,同时也受益于国家对于数学理论研究的支持,他申请的项目审批通过,拿到了五十万的经费支持。

  于海滨就和王浩谈起了自己的研究,“王院士,我有个叫刘庆的学生非常优秀,我们正一起做黎曼猜想的研究。”

  “黎曼猜想?”

  王浩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有进展吗?”

  于海滨有些得意的一笑,继续说道,“我们最新的成果发表在了《数学学报》上。”

  他接着做了专业解释,“我们是采用解析数论的方法,来研究Jensen多项式的hyperbolicity……”

  “最终证明了对于所有‘d≥1和充分大的n’都成立,也顺便证明了这对于8≥d≥1和所有n≥0都成立……”

  王浩耐心的听着。

  虽然没有对黎曼猜想做过深入研究,但他粗略一听还是明白过来。

  简单来说,于海滨和他的学生是延续上个世纪二十年代Jensen的解析,并证明了一个附带条件。

  这个进展确实也不错了。

  从表面上听起来进展似乎已经到了孪生素数猜想的程度(张益唐证明‘弱化’孪生素数猜想),实际上,距离还是差一些的,另外,一大堆数论猜想都卡在最后的程度,想要真正证明都不知道要多久。

  或许,永远证明不了。

  或许,其他人会用其他方法证明,而不是从单方向慢慢‘贴近证明’。

  当然了。

  这并不能否认于海滨和他的学生的研究贡献,否则也不会被发表在《数学学报》上,说明数学界对其是认可的。

  于海滨说着自己的研究确实有些得意,他也问起了王浩,“王院士,在湮灭理论方向上,你在做什么研究吗?”

  周围其他人也看过来。

  王浩道,“我正在研究最基础的质量点问题,希望能以数学的方式塑造质量点的构造。”

  “啊?”

  于海滨受邀参加湮灭理论的会议,自然对于湮灭的理论是非常了解的。

  他能明白王浩说的是什么,马上问道,“有进展吗?”

  “大的进展,没有。”

  王浩抿着嘴摇头,随后道,“但是我已经找到了方向,我认为应该用黎曼猜想和某种多次元方程,作为质量点构造的数学载体。”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确实。”

  其他人也跟着评价道,“以黎曼猜想和某种多次元方程做为载体,就可以对质量点进行构建表达。”

  “其中可能牵扯到很复杂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吧……”

  “对于王院士来说,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也对……”

  于海滨忽然问道,“王院士,你是打算以黎曼猜想为载体,如果能成功的完成塑造,想要数学上完善研究,就必须要证明黎曼猜想吧?”

  王浩点头,“我不确定是先证明黎曼猜想还是先进行质量点塑造,我更倾向于后者,可以假定黎曼猜想是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质量点的塑造。物理理论并不完全需要完善的数学证明。”

  “但是,如果这条路行不通,我可能会考虑研究黎曼猜想……”

  他说的非常淡定。

  其他人听的就不淡定了,他们心里分析质量点研究的难度,就只是相互讨论一下,并没有什么概念。

  现在知道了。

  这个研究的前提,可能需要证明黎曼猜想?

  这……

  确定能行吗?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