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开新成果,超级材料的发现,王浩:空守宝山不自知!(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开新成果,超级材料的发现,王浩:空守宝山不自知!(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现在新设备使用的一阶铁基超导材料,最初所激发出的反重力场强度也不过只有6.5%左右。

  他们采用了微米级颗粒性材料制造技术,再加上螺旋磁场的压缩以及内置核反应堆能量支持,才能制造出强度高的湮灭力场薄层,并准备激发出高强度的f射线。

  简单来说,沙普利研究出的材料,性能上已经超过了f射线实验组新设备所使用的材料。

  “确实是这样。”

  王浩笑道,“我看报道上说,沙普利达到研究出反重力强度超过30个点的材料……”

  他说着不断摇头。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阶铁用于湮灭力场制造,所激发的强度天然受限,主要是因为特异现象的影响。

  如果想利用一阶铁,激发强度超过30%的反重力场,只能用‘致密一阶铁’才有可能。

  ‘致密一阶铁’,不再受到特异现象的限制。

  这方面,他们也才刚着手研究。

  另外,他们也不可能把‘致密一阶铁’卖到国外,只能用于湮灭力场实验组内部的研发。

  沙普利手里没有基础材料,研究根本就是无根之萍,再想有进展都很不容易了。

  问题就在于,他们不知道正确方向。

  他们明明研究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材料,但却根本不知道哪里了不起,甚至都没有加以重视,成果直接就发布出来。

  “空有宝山而不自知啊!”

  王浩叹气道,“他们不知道颗粒性材料技术,更不知道直流反重力,所以他们不会重视研究出的材料。”

  刘云利忽然眼前一亮,问道,“如果他们研究出更好的材料,或许我们可以在材料技术上和他们进行某种合作?”

  “那就不是我们操心的事情。”

  王浩笑着摇了摇头。

  刘云利的做法听起来像是在骗小孩子,小孩子不知道手里东西的价值,可能用一块儿糖就能‘骗’走。

  当然,他不反对这种做法。

  这就是掌握高端理论技术带来的优势。

  过去很多年时间里,国内掌握的宝贵资源,也是被国外这么‘骗’走的。

  比如,稀土。

  最初,稀土的售卖都可以用‘半买半送’来形容,因为国内没有使用稀土的技术,也不了解稀土蕴含的高价值。

  当有国外公司开价的时候,就大批量直接售卖掉了。

  两人谈了下格鲁姆湖计划的报道,又说起了最近的研究问题,刘云利负责的研究方向很多,其中就包括‘扇形f射线激发技术’。

  “三次,都失败了。”

  刘云利郁闷的摇头,“我们打开了两个临近的端口,结果只是有力场被挤压逸出。”

  “还是磁场和能量的问题。”

  王浩想了一下说道,“不止是内置能量强度不够,内部螺旋磁场也要重新进行论证、设计。”

  “两个端口,和一个端口是不一样的。”

  “打开了两个端口,边缘磁场就不再是圆形分布,可能会产生倒置、重复问题,浪费了大部分场力……”

  他仔细分析了一下,随后摇头道,“还是先进行这个实验,只有内置核聚变支持,能量才会充足。”

  “到时候,可以慢慢去论证。”

  现在的f射线激发实验才是最重要的。

  实验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主要就是对于装置的检测,必须要保证实验开始前,各部分都稳定的运行。

  这主要还是因为内置的是核反应堆。

  只要有装置出现一点儿差错,可能就会导致巨大的实验事故发生,激发f射线前就必须保证稳定。

  当最后一次检测结束,相关人员汇报了数据,激发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好多参与实验的人都表现的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知道马上就会激发出高强度的f射线。

  那肯定会有很多收获。

  王浩并不直接参与到实验中,他只是留在主实验基地里,等待相关人员汇报成果。

  他是坐在一个电脑前,看着实验装置的监控画面。

  一切都很顺利。

  当廖建国喊出‘打开发射口’后,等待了大概有三秒钟,就明显看到监控画面中出现了一道黑光。

  “成功了。”

  王浩很平澹的自语了一句。

  很快就有人带着激动汇报说道,“王院士,成功了,我们释放出了f射线,即时测定持续时间为0.913秒!”

  “直径1.17厘米。”

  “释放口射线强度超出测定范围(10倍率)……”

  “……”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