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鬼术大宗师> 第二百四十九章憋宝世家(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四十九章憋宝世家(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街坊四邻喜欢它,抬举它,说他是天津一宝。

  陈凡上学的时候,选修课里认识了一个法学院的朋友,j人,这厮没事儿就跟陈凡吹牛逼,说古楼上的铃铛是金的,特值钱。

  陈凡一度很想去看看,后来听人说铃铛阁早就没了,光绪年间就给一把无名大火烧成灰了。算起来这件事距今天都有一百几十年的光景了。

  据说这事儿跟憋宝的南蛮子有关。

  相比于陈凡这一知半解,老爷子知道的就详细多了。

  老爷子说,唐朝的时候天津卫遇上了连年干旱,很多人找原因,都找不到,后来有一个会看风水的先生跟大家说,说你们这地方干旱,不是人祸,是天灾,此地在风水上大不利,不偏不倚正处在风水位上的火龙口儿,用风水上的门道儿来讲,此地应了“火气太旺,水火不合”的格局。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干等三五年,要么就要在火口上建一座佛寺。

  当地的富商笃信风水命理,一听说这灾年一时半会儿过不去就赶紧凑钱盖了寺院。

  也就是那时候,寺院里头建了这座经楼。

  经楼里藏着佛经,据说佛经能温养佛性,防止躁动,但是经楼佛寺都建成以后,一连过几天了,火气太旺的事情依然无法解决。

  大家明面儿上不说,背地里都在议论,这话题的中心自然而然是风水先生的水平问题。

  那个风水先生觉得这事儿让自己很没面子,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找到了庙里的主持,为要个面子他也是下了血本儿了。

  他掏出本钱偷偷地给了主持四只金光闪闪的大蛤蟆,也就是金蟾,风水先生叫他们把金蟾埋在经楼的四角,做镇眼。

  这金蟾跟别的金蟾不一样,它的嘴巴是张开的,呈吞吐状,说是金蟾属水,能把火气吞到肚子里消化了。

  还别说,打那金蟾埋土里以后天津卫一直风调雨顺。

  还有人说铃铛阁上的铃铛有风没风都能响,跟那蛤蟆有关。

  更奇的是,江湖传闻讲这四只金蟾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出来,把四周的火气吸到肚子里,这火气一动,就有了风,风带动铃铛就有叮铃叮铃的响声。

  甚至有人推测那金蟾和金铃铛原本就是配套的,合在一起是一个很玄妙的风水局。

  风水局能把火气压住,把水气招来。但这几个金蟾在光绪年间被惦记上了,惦记它们的是几个“南蛮子”。

  “南蛮子”是对沿海一代的南方人的蔑称,那年间南方人在天津赚钱,把很多金银珠宝都弄走了。本地人看着眼红,就怀疑他们用了不干净的手段,所以给他们起了这么一个外号。

  当地人都说铃铛阁那场大火是南蛮子点的,几个南蛮子会憋宝,发现了铃铛阁的秘密,他们趁着那些金蟾出现吞火气的时候把金蟾抓走了。金蟾不见了,火气自然出来,加上当时天热,铃铛阁就着了。

  后来很多人都在找那几个南蛮子,想把他们抓回来,可那几个人一下子就没影儿了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事儿越传越玄最后成了悬案,可这事儿却也是传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