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不宋> 235.一殿两世界(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35.一殿两世界(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越来越多士绅想明白这点,渐渐动心起来。

  “这什么合作社,乍听起来倒也不稀奇,约莫和咱们雇佣长工种地的方式差不多,不过从田庄制度设计上来看,很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恐怕另有玄机,也许真的能让田地出产提高起来。”

  对于农业,赵孟启是有认真思考的,像是化肥农药杂交之类的科技方面他是不懂的,也无法一蹴而就的研究出来,只好从经营模式上面想办法。

  华夏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模式一直到后世也大量延续着,赵孟启也没幻想要彻底改变,只是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参照后世的成功经验进行探索改进。

  “不得不承认,咱们这次彻底输了,经界之事无可阻挡,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看啊,咱们还是趁早臣服为妙。”

  “周兄所言有理,想来燕王也不至于对咱们赶尽杀绝吧?”

  “难说啊,燕王之前可是给过咱们机会了,到这会大局已定咱们才低头,有用么?”

  “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要不,咱们用买田卷之事试探一下燕王的态度?”

  “哼,要去你去,鄙人做不出这般没骨气的事,且看这燕王究竟能奈我何!?”

  “就是,这么轻易低头,那我家投进去的钱,岂不是都打了水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坚持下去,我等绝不会输!”

  一阵议论争吵后,这帮豪强产生了裂痕,分崩离析。

  有些不甘资产缩水,想要顽抗到底,有些认为能保住一点是一点,想要投降认输,还有一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不知该怎么办。

  此时,一百万亩田卷基本被认购瓜分一空,又有几个来自庆元府昌国县的士绅想与燕王打商量。

  “殿下,我们几个也想购买田卷,不过您也知道,我们那都是岛屿,没多少田地,这也拿不出什么粮食来,您看能不能让我们用这次卖海产的钱来换田卷啊。”

  昌国其实就是后世的舟山群岛,那附近的海域应该是华夏近海最大的渔场了。

  这次为了填补粮食空缺,赵孟启不但令奉化军在太湖和长江展开大规模捕鱼,同时也给昌国这些士绅下了大订单,以十文一斤的价格,敞开收购海产。

  因为保存和运输的问题,海产的市场有限,所以海洋渔业并没有多大的发展,海产在平时卖不上什么价钱,渔民捕捞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但燕王这笔大生意砸下来,这些商人士绅见有利可图,立刻组织大量船只渔民进行捕捞,短短半个月,就爆发出了六百多万斤的产量,而且只要燕王不停止收购,捕捞量还会持续增加。

  赵孟启又不姓朱,可不会放弃海洋,不论是军事上,还是贸易渔业上,他都有着相应的打算,听到这些“海上人”的要求后,他笑了起来。

  “可以啊,现在是因为灾区缺粮,所以才要求用粮食换田卷,后续就可以用钱买了,而且将开放向民间公开出售,就算普通百姓只买一亩都是可以的。”

  “不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们守着大海这个聚宝盆不要,却想着把钱投入田亩中去,这不是舍近求远因小失大么?”

  “以往你们的渔获卖不出去,剩余下来的只能堆在海滩上任其腐烂,但本王有办法解决海产的保存和运输问题,让它能够卖到内陆地区去,这一来,以后你们捕捞得更多,也就赚得更多,因此你们该把钱投入到升级捕捞能力上,比如换更好更大的渔船,改进捕捞工具和捕捞手段。”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