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不宋> 509.殿下,救救安南吧(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509.殿下,救救安南吧(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样能干实事的官吏,赵孟启怎能不敬重不维护。

  一行人边参观边前行,来到了城中心的一座衙署。

  牟子才向门吏递上自己的名刺,请见杨栋。

  杨栋身兼数职,因此两广转运司和州衙是合署办公。

  说起来这衙门的级别不低,可依然破破烂烂的,比之江浙地区的县衙还寒酸。

  牟子才不需要隐瞒身份,所以门吏看了名刺也不敢怠慢,急急去通禀。

  很快,杨栋就迎了出来,还在大门里面,便假作嗔怒。

  「荐叟兄大驾光临,却不提前知会,这不是故意让杨某失礼么?」

  牟子才只是含笑不语,等话音落下,杨栋也跨出了门槛。

  此时,隐在牟子才身后的赵孟启才闪身出来,向杨栋作揖。

  「学生拜见恩师,经年未见,不知恩师身体一向安好?」

  这个"偷袭",差点闪了杨栋的老腰。

  愕然着定睛看去,虽然比印象中又高壮了许多,但这嬉笑着的面孔,分明就是自己那"劣徒"。

  瞬即大为惊喜,「殿…长源,你怎么也来了?快进去快进去,此处不宜叙话……」

  长源是赵孟启的字,知道的人不多,毕竟没几个人能用名字来称呼他。

  杨栋带着牟子才和赵孟启去了自己书房,没有外人在,才又正式见礼。

  礼毕,又忍不住数落"逆徒",「殿下你又弄这白龙鱼服,就区区几个随扈,遇上事如何保全?」

  赵孟启打个哈哈,「这不是避人耳目么?虽然不大可能有蒙古细作,但我要是显露身份,注定风波不小,传到蒙古人那里,总是有些不妥。」

  「殿下你是总有道理可说…」杨栋颇为无奈,接着又问,「蒙军攻打安南之事,可有确切消息?」

  「暂时未收到,不过蒙古人向来的风格,就是使者打前站,随后便是大军压境,基本没有意外,算算时间,蒙军发兵也就在这几天了。」

  「那殿下预备何时移师钦州?臣也需提前准备营地后勤之类。」

  杨栋不清楚赵孟启的具体方案,只认为他是要趁大理空虚之时,从特磨道进兵攻略大理。

  赵孟启也蒙混着,「不着急,等蒙军到了安南也还来得及,反正李相应该明天才开始移兵邕州。」

  静江府距离邕州七百里左右,行军大约需要半个月。

  杨栋以为燕王是需要蒙军和安南打起来后,才能放心行动,也就没想太多。

  「那殿下此来是?」

  广南各方面的情况都会及时汇报给燕王,并不需要他特意跑一趟。

  赵孟启神色轻松,「这不是许久没见老师,所以甚是思念,离着又不远,没道理不来聆听教诲嘛。」

  这话你说杨栋信还是不信?

  又听赵孟启继续

  很随性地说着,「恰好有船从临安来,带了些临安的酒水特产,学生便想着与老师和存斋公聚聚。」

  「您二位本来在朝中好好的,若不是因为学生,其实大可不必跑到这偏僻之地来吃苦受累,学生无以为报,只好以薄酒相慰。」

  杨栋和牟子才心中有感,却又有些哭笑不得。

  「哈,殿下这算是千里送鹅毛么?」琇書蛧

  赵孟启一拍脑袋,「哎,差点忘了,也不止是鹅毛啦。」

  「还给老师捎带了几封家书,师母还给老师准备了冬衣鞋袜什么的,满满一箱笼……」

  「存斋公也有,在雷州时,已经让人送到州衙去了,只是忘了跟您说了,嘿嘿。」

  牟子才绝倒,您哪里是忘了说,根本就是故意的……

  杨栋忽然眼眶有些泛红,张了张嘴后,强作严肃,「妇道人家就是胡闹,广南这边要冬衣何用?」

  其实两人都清楚,这肯定不是什么顺带,而是燕王特意吩咐人做的。

  这份情义,远比君臣之义要浓重许多。

  不过赵孟启没打算给他们时间感动。

  「老师,学生是带了酒,只是这下酒菜,还得靠您这个地主张罗了。」

  杨栋开怀大笑,「哈哈,自然是由臣来张罗,难得今日聚首,当浮一大白,一醉方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