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开回到大明洪武> 第31章 朱樉出征(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1章 朱樉出征(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81中文网
  次日清晨,朱榑来到武楼。

  皇子不像后世朱厚照,若心情不畅便溜出宫玩,如官员上朝,皇子每日需研读经书和学习兵法。

  皇子每满十岁,便要出阁学习。

  大本堂中负责的兵法老师,是朱元璋派来的詹事院事,胡美。

  他还有一个身份,豫章侯。

  胡美早年是江西省丞相,被朱元璋打败后归顺,礼贤下士,开国将领都是大老粗,胡美善战,且有学识,被朱元璋委以重任。

  朱棣、朱樉和朱棡的兵法师傅则不同,乃是大明天花板级别的名将,诸如徐达、邓愈。

  李荣如昨日一般,早早侯在这里。

  朱榑瞥了他一眼,问道:“为何今日来的不是兄长?”

  “曹国公还未曾对殿下做出评定,恐还需考校一番。”

  “说吧。”

  “齐王可知北边要隘?”

  “孤当然知道,我大明边陲防务,东起浿水,西至嘉峪关,有开原、广宁、大宁、北平、宣府、大同、太原、宁夏、平凉、甘州。”

  明初疆域和明中不同,边陲重镇也有差别。

  “齐王可知军中编制?”

  “呵,你太小看孤了!”

  “殿下莫要小瞧这些,若国公想像使用手臂一样,驱使自己的军队,也须了如指掌。”

  “小旗,总旗,百户……”

  听完后,李荣逐渐增加了难度,但始终没有讲兵法,而是将领每日要做什么。

  操练士卒,巡视军法,计算粮草………

  和胡美不同,李荣是半个粗人。

  但李荣讲的比胡美更具画面感,因为这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昔年李文忠率兵,击败池州赵普胜之战。

  “我学完你所有本事,国公账下还有更厉害的人吗?”

  “自然是有,但他们都在边陲。”

  “哼,兄长欺我!”

  …………

  朱元璋眉目紧蹙,目光看着手中捧着的疏奏,似是被它难住了,未急于提笔批红。

  “咱听说齐王去南边卫所了?”

  “齐王在南边卫所射杀了十余湖盗,今日李荣考校北方关隘,当朝将领名讳,如今北元余孽悍将,齐王皆如数家珍。”

  李文忠站在奉天殿中央。

  “当年,咱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徐达、常遇春和邓愈他们哪一个读过书?一群淮右布衣,竟也让咱们开国建功。”

  朱元璋合上疏奏,“一纸空文终究华不实,眼下正好有个锤炼的机会。”

  “乌斯藏得到元朝的庇护,心里归顺了那些元人,咱想让汤和巡视西北,剿了他们,再让朱榑监军。”

  元世祖忽必烈,赐乌斯藏的八思巴一颗玉印,赐号大元帝师。

  那个地方一直是寺庙统治,地方百姓苦不堪言,早年的元朝余孽如同一块摔碎的镜子,势力四分五裂,有些躲进草原,有些躲进西南,有些躲进乌斯藏,

  如今,朱元璋想让乌斯藏归顺。

  而朝廷能调动兵力的地方,是青海等地驻扎的卫所,但这些卫所要抵御北面蛮子,避免丢失河套地区。

  所以,需要另外派援兵。

  京城去乌斯藏路途之遥远、之艰辛,就算你克服了路途到了乌斯藏,还有高原反应在等着,在这种情况下交兵,但命不好的,恐怕就归西了。

  李文忠抬头,“齐王年幼,乌斯藏可否太远了?”

  “在咱眼里,再艰难,也不如咱当初从淮西起兵,棡儿和棣儿面对元人不凶险?莫忘了将来他们都是要守边的人。”

  在朱元璋眼中,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臣以为,需要磨练的不是齐王。”

  如果朱榑在殿里,一定会当面向李文忠鞠躬,然后祝福他多子多孙青云直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