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队伍没有人说话,林立的长枪寒光涌动,巨大的陌刀偶尔会闪现出一两个缺口,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黑色的战旗迎风招展,红色的旌旗更是醒目,上书一个大字“晋。”
一阵号角悠悠响起,有人高叫:“武威军左营点卯。”
营门洞开,大军鱼贯而入。
即便快到了六月,西域早晚的风依旧很凉,数百旗帜在冷风中翻卷飞扬,拍散了军营里面的炊烟,一堆堆篝火旁,围坐着甲衣未解的将士,他们烤着火有说有笑。
这里正是威震河西的大晋武威军营地。
大晋军制,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分作前后左右四营,还有五百人为军使亲卫直属。
考虑到后勤问题,这次大晋对月真用兵,动用的正军不超过八千人,也就是武威军一部。
武威军使薛琮正带着身后的诸将在营里巡视,从河西出发距今为止两月有余,长途的跋涉并没有拖垮这支劳师远征的军队,反而这些河西精锐求战之心急切,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攻下连山堡,直捣赤佛堂城,让月真国成为书上的一个名词。
“各军都到齐了吗?”薛琮都也不回的问道。
副将彭林道:“左营所属三千人到期,右营五团护卫辎重营离此地还有二十余里,明日就能赶至,三大藩部之中六谷部的四千步骑与辎重营一路,克烈部和回河部的八千步骑已经到了。”
望着几里外城头上还有灯火的连山堡,薛琮的目光似乎已经把它穿过了。
连山堡北面依山,南临特勒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还有近万月真大军防守。而辎重营里不禁载有大批粮草和军械,还有诸如车弩、投石机、云梯等攻城必不可少的重型武器。
没有这些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要想攻下连山堡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明日先拔了连山堡外的几个敌军据点,辎重营一到,开始攻城。”
“诺。”
此时的薛琮,豪情万丈。
他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法,苦练武艺,为的就是成就一番功业。
从十几岁以校尉进入军中,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在河西军中是有名的猛将,最终凭借父荫和前任节度使郭世勋的提拔做到了武威军使。
但是与他相比,功绩并不如他的韩匡嗣已经是都督同知了。
不过就是因为韩匡嗣是相州韩氏出身,又娶了定国公冯神绩的侄女。
河东薛氏名气并不弱于相州韩氏,无非是因为没有定国公这样的靠山。
而在这时候,英国公成了新任的河西节度使。傅家与薛家算是旧交,英国公也很赏识他薛琮。
去年的白亭大战,若不是英国公抬举他,北线轮得到他薛琮统率?
别看薛琮是武威军使,执掌一万两千五百精兵。但论资历、品级、职位,副使张仁愿和凉州都督同知韩匡嗣的资历都在他之上。新笔趣阁
攻伐月真王国是傅津川首倡,请战的奏表是英国公亲自撰写。
而现在指挥大军出征的却是他薛琮,这对他就是天大的恩德。从此以后,薛琮就跟英国府傅家算是一条线上的,要唯傅家马首是瞻。
否则就是背叛举主,是要被人唾骂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