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一世骁雄> 第五十七章疏勒城前埋骨地(四)(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七章疏勒城前埋骨地(四)(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但名将的标准,肯定不能是统兵万人。

  按照祖父的话说,“连数十万众,进退有度,使兵食足备,攻必克,战必胜,方为名将。”

  在傅家老国公,死后被追封为北地武毅王,活着时候就稳稳压住定国公和初代燕王等一众名将的傅巽眼里,不能指挥调度几十万大军,算不得名将。

  在傅津川看来,十万是一个分水岭。

  出身勋贵将门的傅津川,显然清楚能指挥十万人如臂使指,就已经是天下少有的大将之才了。

  已经足以称得上是名将了。

  而青唐方面,无论按照祖父的标准,还是傅津川的标准,都能算作名将的只有一人,那人此刻坐在对面的楼车上观战。

  “老国相,鬼章用兵可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心在滴血的拓跋赤德问道身边的国相论赞破。

  现在拓跋赤德急需这位青唐军神给他吃几颗定心丸。

  “大君,鬼章虽然年轻,但观其部署进退有度,即便是我来指挥,也只能这样一队一队的往上冲,这种攻城从来都只能用人命去堆,看的就是谁先承受不住,没有任何的奇谋妙计可用。”

  拓跋赤德明白这个道理,但中部万户的伤亡还是让他很难接受。那些都是他最忠诚的战士,此刻却只能把鲜血洒在在疏勒城头。

  “大君,不如今天不如就到这里吧。”

  说话的却是六指乡弥洪,他是负责整个大军居中调度的,虽然在大君面前更像是个参军。

  拓跋赤德听了这话立马就想点头同意,但现在的局势却容不得他这样做。

  仁多零丁和野利荣哥两个人还在边上看着呢。还有诸多小部族也都在看着呢。

  怎么,大君的直属部族打了半天就撤了?

  正在拓跋赤德两难之际,一条军报让他不必在纠结了。

  赤佛堂城已经陷落。而且薛琮攻陷赤佛堂城以后,率军奔着疏勒城来了。

  而且这条消息,最少是六七天以前的。

  如果薛琮走珈蓝城小道,已经距离疏勒城不远了。

  实际上,傅津川得到的军报时间比拓跋赤德早了好几天,并且要详细的多。

  薛琮攻下赤佛堂城,完成灭国之战的殊功,没有在赤佛堂做停留,而是令其副将彭林率晋军一千,藩兵三千镇守赤佛堂,令堂弟薛璘率两千藩兵押解月真国王、王后等诸多王公折返凉州。

  而薛琮自己,率两千四百晋军步骑,五千藩军驰援疏勒城。

  这样的消息让拓跋赤德如坠深渊。

  这意味着薛琮这一两日就能赶到,而他想攻下疏勒城的谋划也全都化作乌有了。

  虽然薛琮这一路只有七千余人,但薛琮是谁啊?那是比起傅津川来,更加威名远播的河西大将。

  薛万夫,意为万夫不当之勇。这个名号可不是他自号,而是青唐人、金帐人、以及诸多名号都不在的羌胡部落用鲜血帮他得到的。

  拓跋赤德甚至都可以想象,当“薛”字大旗出现在疏勒城外,城内的守军会怎么样的欢呼雀跃。

  而青唐大军在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又会怎样的惊慌失措。

  这时候,很少主动发表意见的论赞破道:“大君,当断则断。”

  拓跋赤德看了他一眼,然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各军准备拔营,退兵。”

  按照拓跋赤德所想,六万大军,士气正盛,打一个疏勒城三五日也就拿下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