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跟咱俩一样?”李晗依依不舍的看着她漂亮的身体被衣服遮住。
“是啊,跟咱俩一样。”王蔓笑着凑上来亲了他一口,“好啦,你也快穿衣服吧,爸妈应该一会儿就回了,我还得帮忙做中饭呢。”
董亮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两天后,对方就表示人已经抓到了。
从审讯中他们也确认了这名记者确实与国外的某些势力有牵扯,但是对方也不知道太多细节,只是收钱办事,至于钱是从哪来的,指使他的人又是谁,这些查不出来。
“抱歉,李总,我们也只能查到这了。”董亮在电话里有点愧疚的说,“牵扯到国外的桉件,一般都挺麻烦的……”
“没事,这就够了。国外的资金去向不好查,我知道的。”李晗不以为意,“你能把他的资料发给我看看吗?也许我能找到点什么线索。”
“可以,但你如果有线索,也可以向我们警方提供。”董亮回道。
过了一会儿,董亮就把这个记者的资料发过来了。
对于这个记者本身,李晗一点兴趣也没有,毕竟他就是个傀儡而已,李晗要查的是这记者背后的人。
他查看了一下这记者的资金流动大数据,发现这些资金中的67%都来源于一家叫“瑞士达”的公司,另外33%则是来源于其它不同的个人账户。
李晗没有在意那些个人账户的信息,这人是个记者,那些个人账户涉及的金额不大,应该就是让他写点什么带节奏的文章而已。
他去网上调查了一下“瑞士达”公司,因为这是家国外的公司,名气也不大,在国内查不到任何信息。
】
于是李晗又翻墙到外网上调查了一下这家公司,然后终于发现了关键的信息:这家公司没有上市,但其账目和财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一年亏损上亿美金。
这么一家小公司每年有这么多的亏损还能屹立不倒,这不是鬼扯么?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家公司是某个公司的子公司,是某个大公司为了把财报尽可能做的好看一点而创办的“替死鬼”,这样才能提升自家公司的股价。
比如把母公司的账目亏损转移到子公司头上,这样母公司的盈利额就起来了,财报漂漂亮亮的才能吸引更多股民。
而这家公司背后的母公司,居然是“康达集团”……
这个名字李晗非常熟悉,就是以前那家搞量化投资的“康达公司”。
李晗带领桥口公司发展的这几年,这家公司也赚到了不少钱,现在已经发展为集团了。
目前,康达集团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做中介帮别人理财然后收手续费,而是开始自己投资和控股,就像桥口公司那样。
对方会这么选择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他们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们的“量化投资”是可行的,既然如此,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