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六十七章 我有好多个舅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百六十七章 我有好多个舅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也不知道这话最先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好像是聊斋面世之后,便有了这种说法。

  至于是谁在议论,记得最先有传闻是从宫里来的。

  而坊间议论,三张脸,两颗心也是根据此子的种种行径来看待。

  人一生的经历是有限的,能够学到的本领是有限的,何况他年岁不足三十。

  张阳一身的本领从何而来?

  他师从何人未可知,甚至宫中还有传闻,张阳时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似有邪祟缠身。

  总而言之,坊间的谈论中,张阳就不是一个正常人。

  李道宗又道:“此次前来,老夫还有一事相问。”

  “大将军请讲。”

  “老夫去看过领军卫与千牛卫整军的情形,观之成效甚大,还有蜀王殿下独自操练一支兵马,精气神远超其他卫府兵马。”

  李道宗就算是人脉再差,也是宗室中人至少也能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消息。

  就比如说李恪操练兵马的事情,知道这件事的人本就不多。

  “若此等治军之法能够在军中流传,我大唐兵锋更甚往西,岂不更好。”

  李道宗越说神情越激动。

  话语顿了顿,再看他的神色,就当是结个交情,本着送个人情,张阳笑道:“在下回去之后再去写一份军训之法,届时送到府上,其实这种练兵之法并不适合所有卫府,大唐兵马多是骑兵冲阵,或是陌刀队开路围杀,在下对兵法了解不多,大将军观之可以斟酌采纳。”

  “如此甚好。”李道宗终于站起了身。

  文人武人不对付,李孝恭与长孙无忌喝不到一起去,小半个时辰宴席便散去了。

  李泰带着人收拾着,张阳与李孝恭一起送别。

  看着李道宗护送着一辆马车离开,张阳揣手道:“河间郡王与赵国公相谈如何了?”

  “有什么好谈的。”李孝恭板着脸,“老狐狸说话遮遮掩掩,喝酒自然不爽利。”

  “刚大将军问了我治军的事情,我答应下来写一份军训的办法给他。”

  见李孝恭瞪着铜铃大眼看着自己,张阳清了清嗓子,“不知道河间郡王作何感想。”

  “当年我们兄弟几个也是驰骋四方的英雄好汉,李道玄因为一时意气死在了战场上,李神通早早因病离开人世,当年我们四兄弟,现在就剩下老夫与道宗。”

  当年的宗室四将,此刻只留下了两位。

  就算是李孝恭与李道宗再不和睦,那也是同族堂兄弟,现在李世民对宗室宽容,对众多老臣放心。

  那以后还会是这样吗?

  李道宗手握兵权,而且这么多年了。

  宗室将领中,除了晚辈,其中只剩下李道宗还在军中任职。

  张阳犯难道:“河间郡王是希望他能够离开卫府吧。”

  李孝恭转身走回村子,“老夫年纪大了,往后都是你们年轻人建功立业,与老夫何干。”

  跟上他的脚步,张阳又道:“我的骊山新家已经建设好了,想要请您与太上皇,还有老师与魏王他们一起来新家用一顿家常饭,简单地做个乔迁宴。”

  “你安排便是。”

  张阳站在原地,看着他走向一群孩子,与村子里一群半大的孩子玩闹在一起。

  河间郡王是个很重情义的人,别看平时不着调,心里还是个讲义气讲情分的好汉子。

  这一点从他每年都去祭拜李神通看得出来。

  当年的宗室将领中,李神通是打败仗最多,却是最受李渊看重的人,军中对那位将领的非议如此多,李孝恭还是每年锲而不舍地去祭拜。

  有没有能力是一回事,李神通就算是没有能力带兵打仗,也硬着头皮上了,没有退缩过。

  谁让河间郡王重情义呢?要是李道宗再有什么意外,当年的宗室将领就剩下他独身一个了,他一定会很伤心的吧。

  正思量着,上官仪匆匆而来,“县侯,煤石都已经称量好了,没有问题。”

  “你说挑动宗室将领放弃兵权,会被陛下治罪吗?”

  本来就是忙着筹措骊山诸多工厂安排与民生事宜的上官仪,被这么一问反倒是被问住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