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一愣,说道:“他们在外面等着?如果遇见风暴怎么办?”
张赫不以为意说道;“何老弟放心,我们之所以现在运输这一批粮食,是因为而今风暴比较少。再者外面也有避风的沙洲。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何夕说道;“海运的船队到底有多少船只?”
张赫说道;“这个我不大清楚,我手头的船,大概有一百多艘,一年运输两次。其实淮安那边,还有一些船,负责从淮安运输粮食北上。具体数量也不清楚。”
何夕知道,所谓的淮安方面,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清江浦船厂。乃是大明官方造船厂中仅次于龙江造船厂的大厂。他们现在还是负责海运,他们造的船,从黄河出海口出海。
不过,而今黄河夺淮。黄河出海口也是淮河出海口。
后来,修建了运河整个船厂就改为了漕运船厂了。负责漕运船只的建造。
何夕不去管那边的。问道:“这一次装卸需要多长时间?”
张赫说道;“看情况了。一般十天半个月。”
何夕内心微微皱眉。心中暗道:“很多关于海洋的基础措施都要修建,不仅仅是灯塔了。看码头,码头上的塔吊,等等都需要研究了。”
据何夕所知,从长江出海口到北方,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最短的时间,也不过十天出头,就能到达。
而装卸一次,就要十天半个月,更不要说,装卸的时候,占据了码头。虽然刘家港是长江出海口附近最大的港口。但是他的泊位也是有限的。能停下几十艘船,已经相当不错了。
更不要说一些比较小的码头。
宁波作为大明海运第一城。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宁波附近有大量可以躲避风波的港湾,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港口。可以供船只停泊。反而是刘家港这里的情况不大好。
问题就在于长江的泥沙。
甚至后世的上海港,也遇见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长江泥沙渐渐拥塞港口。刘家港外,并没有什么大港能为刘家港来分担船只。只能让装好的船只在外面漂着。
至于塔吊。
后世那种好像巨人手臂一样的塔吊,打死何夕也造不出来。但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却未必不能。最少节省人力,不至于停在码头这么长时间,既占用泊位,又浪费时间。
何夕之前与南洋交易的时候,运输的都是丝绸,瓷器,等轻货。故而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事情。而今运输的是粮食,才将很多问题暴露出来。
何夕越发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后来为什么要转为运河了。因为河运这一件事情上,中国人玩了几千年,早就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了。但是海运这一件事情,毕竟时间比较短,在各方面准备都不够完善。最少比运河体系差太多了。
甚至可以说,不仅仅是船的问题。
从港口,指引道路的灯塔,在海洋之中定位的天文知识与仪器,还有各地的水位航道等等的。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的,外行人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越研究越觉得问题多多,等这个人真正成为内行之后,就觉得这东西复杂之极。如果继续研究,融会贯通之后,提携纲领反而觉得简单了。
这就是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何夕从觉得海运代替运河,不就是现成的技术。而今慢慢觉得其中很是复杂。这才算到了第二境界。
只是何夕不想再研究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何夕负责的事情太多了。他不可能一一将事情给研究透彻。此刻的他,恨不得穿越回六百年来,去大连海事大学开一个招聘会。想来,凡是入职者,发一对女朋友。定然有人愿意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