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这么吩咐后,就起身看向了窗外。
而窗外这时已是黄叶满庭阶,只待被一阵狂风卷个干净。
建设新的礼法,是由余有丁根据实学思想首倡,他和申时行、方逢时等执政公卿达成一致的关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新政。
虽然新礼是以托太祖本意复古礼之名,而改理学大兴后的内敛保守之礼,但实际上,新礼是再次强调华夷之别和同袍之义,在要求卑者敬尊者之外,还开始立法要求尊者也以仁以礼待卑者。
申时行、方逢时、余有丁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是因支持张居正改革而起家的,而他们要想保住权势,就得继续延续张居正改革的路走下去,承认改不适宜之政是正确的,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名正言顺的继续坐在高位上。
只是改着改着,当改制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在思想上动刀,进而以更加巩固自己这些改革派在执政行为上的正确性,而彻底摘掉乱礼坏法的奸党帽子。
不过。
申时行、方逢时、余有丁这些地主阶层出身的官员,能愿意继续改制下去,进而开始对真正让大明帝国裹足不前甚至开始后退的礼制动手,更重要的还是皇帝朱翊钧自己没有站在旧礼那边,即保守派那边。
朱翊钧这么选择,除了因为来自后世的他知道旧礼本就会日益崩坏,本就会导致中华要为外夷欺压外,就是他自己也不想被旧礼束缚。
基于“灭人欲、存天理”思想建立的旧礼,如果继续统治这片土地,那么,除非皇帝是异族皇帝,有自己足够制衡汉人地主阶层的本族军事集团,否则,皇帝也会不得自由,也会变成旧礼的奴隶。
而那样的话。
皇帝要么摆烂要么叛逆,但无论哪种只要不改旧礼,对百姓和国家而言都是灾难,相反,异族皇帝可以依靠这种礼制既不受旧礼约束,又能依靠旧礼控制全天下的人为自己驱使,真正实现除朕之外,皆为奴才。
所以,朱翊钧宁肯把全天下汉人更加当人,宁让内阁等有宰相之实,也不愿意为了让自己真的可以奴役天下汉人,去支持旧礼。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如果想绝对自由,我行我素,就会导致绝对的不自由。
朱翊钧虽然不愿意尽灭己欲,而沦落为旧礼奴隶,但也愿意不尽随私欲,使私欲有度,而求更加怡然安详的心境。
当然。
朱翊钧内心还有点愿望就是打破旧礼后,他可以让大明对外敛取更多钱财,以对外挣来的钱财增加内帑收入,进而以后就可以自费出宫去各地巡视,而不用担心因此累民,使天下怨愤。
要知道。
朱翊钧已经受够了一直待在这四方城内。
他还是很想去看看这所谓的属于他的江山的。
而这么一来。
现在的改革,便使得整个帝国旧的东西在开始纷纷剥落,如缠足,如弃婴等俗,还有文贵武贱的现象;而新的东西在开始出现,如开始鼓励庶民迁徙去开发新的产业,士子也开始愿意出去立功邀名,国家武德开始走出去而不是只用来守内。
连如今武臣都开始敢告文官的状,让朱翊钧真的可以通过文武相制,而知道还有哪些权贵官僚是旧礼的守卫者,以至于不惜支持鞑虏挑起边患,也因此下令让厂卫去抓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