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四合院之火红的年代> 第124章,什刹海冰场(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4章,什刹海冰场(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个时候都讲究借,谁有冰鞋,就找谁借着玩。

  谁要说自己能带冰鞋去什刹海冰场,前后褡裢式地一背,不仅是全场的焦点,可以说是整条街最靓的崽。

  周灿早有准备,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自己和周波的挎包。

  笑道:“嘿嘿,放心,我早就准备好了,出来的时候跟我们院里的哥们借了两双,加上我自己的,一共三双,到了那边咱换着玩儿呗。而且赵国兵他自己也有,不用担心。”

  “那行,走着。”

  既然装备都不用担心了,也没啥说的,出去玩玩也好,这还是李卫国穿越而来的第一个春节,总不能在家窝着不是。

  于是,五个人,两辆车,出了院门就直奔什刹海冰场。

  钟鼓楼脚下的什刹海,有着“北方水乡”的美名。

  夏天,一潭碧水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冬天,这里就成了天然的大冰场。

  虽然玉渊潭、颐和园、北海和积水潭都曾经是bj人喜欢的冰场,但什刹海冰场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

  什刹海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七百年前,虽然俗话说“先有潭柘寺,后有bj城”,但实际上什刹海才是元大都的建立依据之一。

  荷花市场、银锭桥、柳荫街这些胜景让它成为一个平民化的消夏之所和冬季玩乐的好去处。

  明代,什刹海作为bj城纵横交错水路的一部分,还承担了冬季出行的任务。

  作为主要冰上交通工具的,简易的“冰床”和自制的冰鞋在平滑的冰面上能风驰电掣般滑向目的地,比乘车马还要快捷,而且价格低廉,深受百姓欢迎。

  到清军入关以后,滑冰被八旗子弟们娱乐化,演变成一项时尚的运动,不仅得了个趣味十足的名字叫“冰嬉”,还被乾隆皇帝定为了“国俗”。

  《甄嬛传里安陵容惊鸿一瞥的“冰嬉舞”,大概就是现在花样滑冰的前身。

  二十世纪初的战乱让什刹海逐渐被遗忘,直到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才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当年年中,什刹海清淤的工程全部完成,由于水面开阔,到了冬天,这里就变成了当时bj城最大的滑冰场,既有爱好者玩耍的区域,也有专业运动员训练的赛道。

  每到冬季,什刹海结冰的时候,帅小伙都会戴上羊剪绒的帽子,姑娘们则围着大红的拉毛围巾,脚上穿着托人从上海买来的黑色小高跟滑冰鞋,大家相聚在冰场上尽情地释放自己。

  可以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什刹海冰场就是四九城时尚的最前沿,丝毫不亚于后世的三里屯、798。

  而bj顽主们也喜欢在这里聚会、玩乐、拍婆子、茬架......

  这里不仅是他们熘冰、打冰球、玩冰车的娱乐场所,也是他们在冰场上肆意挥洒青春、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地方。

  什刹海冰场离南锣鼓巷并不远,骑车十分钟就到了。

  到了地方,李卫国等人一眼望去。

  真的是人山人海啊。

  整个冰场的冰面上到处都是人,个个都是穿得严严实实在冰面上玩耍。

  熘冰作为这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一直都有众多的爱好者。

  虽然现在的滑冰工具普遍简陋,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凭借简陋的自制冰鞋玩得贼熘,花样层出不穷。

  放眼看去,冰面上就有不少人穿着自制的简陋冰鞋,也有的推着自制的冰车......各自三五成群地在冰面上嬉戏。

  ........。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