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第二百八十一章:奕至下洛,心怀济民(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八十一章:奕至下洛,心怀济民(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未时过半。

  下洛城十里外迎客亭内。

  一身青色县令袍的侯文鸢背负着双手立身于迎客亭内。

  满脸疲倦之色地望向那时不时自迎客亭前的官道上路过的灾民。

  在其身旁,分别站立着一文一武两名官吏。

  文者着一身乌色官袍,一手持账册,一手持狼毫笔。

  目光不断地游走于自迎客亭前经过的灾民之间。

  每当其目光回转之际,其手中狼毫笔必快速地游走于账册之上。

  此人赫然便是侯文鸢左膀右臂之一的下洛城县丞范孟钟。

  侯文鸢身旁另一人则身披一副略显暗澹的甲胃,腰间悬一藏刃于鞘的腰刀。

  其单手按压于刀柄之上,神态威严地目视迎客亭前所经过的灾民。

  一副稍显暗澹的甲胃,一柄不知锋利到何种程度的宝刀,再搭配上其膀大腰圆的身躯,以及那布满整个下巴的粗壮胡须。

  一时间当真给人一种不怒自威感。

  或许正是因此人以及其迎客亭旁的一众衙役与士卒的存在。

  那一个个拖家带口自此地经过的灾民,方才会仅仅只是‘经过。’

  而此人赫然便是侯文鸢‘左膀右臂’之一的下洛城县尉张毅鸣。

  不知过了多久。

  侯文鸢缓缓收回望向灾民的目光。

  伸手揉了揉略显酸涩的双眼后。

  侯文鸢缓缓侧首看向身旁一手持账册,一手持狼毫笔的县丞范孟钟。

  “自此地经过多少灾民了?”

  侯文鸢满脸疲倦之色,有气无力地缓缓开口问道。

  “回上官,自己时半起,共有三百二十六名灾民自此地经过。”

  范孟钟闻言快速收起手中的账册与狼毫笔,随即拱手行礼回答道。

  “这三百二十名灾民中,青壮男子几成,孩童几成,妇人几成,孩童几成?”

  侯文鸢微微点头,随即缓缓开口询问道。

  “回上官。”范孟钟腰背微弯,拱手行礼道:“此三百二十六名灾民中,青壮男子约占据六成,孩童约占据两成。”

  “此两成中男童占据九成之多。”

  “余者两成中,妇人与老者各占据一成左右。”

  侯文鸢闻言微微点头后,随即便不再言语。

  与此同时,其眉头不由得渐渐紧锁起来。

  须知。

  上谷郡与辽东郡之间足足相隔了辽西、右北平、渔阳三郡。

  且下洛城几乎位于上谷郡的最西方。

  可即使如此,在两个时辰内依旧有着多达三百二十六名灾民,跋山涉水地途径下洛城。

  由此可见,此番莫大雪灾之下。

  辽东之地究竟有多少百姓因活不下去而选择了背井离乡。

  思及至此。

  侯文鸢不由得重重叹息一声。

  随即缓缓抬头看向迎客亭东向的官道。

  自辽东之地的百姓背井离乡开始四散流亡之际。

  其便收到了一封来自于燕王府的密信。

  密信中令其大开城门广纳灾民。

  若是算上方才经过此地的三百二十六名灾民。

  整个下洛城这数日以来便足足接纳了近两千名灾民。

  此等数量的灾民看似不多。

  但对于百废待兴的下洛城而言,却无异于一难以承受的重担。

  其他暂且不提。

  近两千灾民每日里的吃喝,再如何节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思及至此。

  侯文鸢不由得再度无言叹息一声。

  其内心深处亦想救这些灾民。

  但现实情况却是其完全无那能力与财力去救助那近两千名灾民。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的灾民数量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在辽东官府‘毫无作为’之下,未来为求活命而背井离乡四散逃亡的灾民,只会多而不会少。

  ......

  ......

  申时许。

  一辆三辕青篷马车在百余名精锐骑卒拱卫下缓缓临近下洛城迎客亭。

  侯文鸢见之,面色不由得一震。

  随即快速携一众官吏走出迎客亭前往官道之上迎接。

  百余息后。

  三辕青篷马车缓缓停靠于官道旁。

  一身墨玉色青龙常服的许奕挑开车帘,缓缓自车厢迈步而出。

  “下官下洛城县令侯文鸢,拜见燕王殿下。”

  侯文鸢顿住脚步,面朝许奕拱手行礼道。

  “下官下洛城县丞范孟钟,拜见燕王殿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