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比城里大馆子的饭菜都香。”于长水带来的人都吃得赞不绝口。
这年头,城里人的日子也紧巴巴的,都得省吃俭用。
于长水也夹了一块红烧鱼,细细品尝,然后点点头:“国子老弟,你这鱼,感觉比去年还好吃。”
李卫国笑着点点头,那是当然,入秋之后,他只要没啥事,每天都会往水库里撒上一舀子宝珠里面的水,反正不用也是浪费。
效果相当明显,水库里面的鱼,也就变得更加鲜美。
于长水也当场表示,收购价格,每斤比去年涨五分钱。
这个也正常,毕竟进入到八十年代之后,原本几十年没怎么动的物价,也渐渐出现上涨的趋势。
而且李卫国知道,这才刚打头,勐涨的时候还在后边呢。
“国子,鱼都打上来了吗?”于长水有点不放心,又向李卫国询问。
同桌的王大拿接过话茬:“俺们都忙活十多天了,一共打上来六万多斤,肯定够用。”
于长水听了大喜,大手一挥:“那我们都要了!”
就算他们厂子的职工分不了这么多鱼,那不是还有不少关系单位嘛,过年了都需要走动一下,李卫国的鱼这么好,用来当礼物最好不过。
王大拿望望李卫国:“俺们在县里还得零售一些,估计也得卖个万八千斤的,国子说,水库里的鱼也不能打太狠,不然明年就受到影响了。”
于长水一听,也只能作罢,五万斤,勉强也够用。
等到吃喝完毕,几辆大卡车先满载而归,于长水则留了下来,被李卫国安排到鹿场那边住宿。
天黑之后,李卫国的家里挑灯夜战,当院支起来一口大油锅,需要过油的食品,今天晚上都先准备出来,免得明天忙不过来。
这种时候,村里的小娃子们是最高兴的,都围在旁边,逗点好吃的,先解解馋。
李卫国也大气,炸出来的虾片,丸子,江米条之类,都叫李小梅给娃子们分发一些。
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知道娃子们就盼着这个呢。
众人正热热闹闹忙活着呢,就听到黑夜里传来汽车喇叭声。
李卫国连忙迎出大门,却是罐头厂的一辆大卡车,车门打开,从里面跳下来两个人。
“王红兵,李梅,哈哈,怎么是你们!”李卫国嘴里大叫一声,来的这两位,是返城的知青。
听到李卫国嘴里喊出的名字,吴小玉和葛卫红他们就蜂拥上来,葛卫红手里还拿着刚出锅的丸子呢,就张开双臂,向着李梅抱过去:“梅子,想死我啦!”
李梅也和她拥抱在一起,又蹦又跳,这份重逢的喜悦,任谁都能感觉得到。
等抱完了,李梅这才发现情况:“卫红,瞧你一手油!”
葛卫红吐吐舌头,然后把丸子直接塞进李梅嘴里:“你尝尝,可香啦。”
吴小玉也上前,和李梅拥抱一下:“燕子姐在老村长家呢,一会儿我领你们去瞧瞧。”
很显然,这两位是特意赶回来,参加王燕婚礼的。
在现如今这个交通落后的年代,能赶过来实在是不容易。
郑先农和高大林他们,也围住王红兵,好一番亲热。
王红兵和李梅的家就在春城,王红兵还去郑先农的学校探望过一次,两个人的关系比较好。
而郑先农还参加了这两个人的婚礼,当初插队的时候,他们就处对象了。
而且王红兵在返城之后,安排的工作挺好,直接进了机关。
“快点先进屋,外面太冷。”李卫国嘴里张罗着。
大伙簇拥着两名新来的伙伴进到新房,李梅打量一番,就由衷赞美:“比我和红兵的新家还漂亮。”
他们两个,在回城之后,也举办了婚礼。
“先吃饭。”李金梅知道这两个人刚下车,肯定还没吃饭呢。
事实也确实如此,王红兵他们下了车,早就没有了通往公社的客车。
好在他们也知道罐头厂那边,和李卫国关系不一般,于是就找过去,然后厂里就特意派了一辆大卡车,把他们送来。
主要是小轿车已经被田大贵他们开到这边,都赶来参加婚礼。
“尝尝咱们自己种的知青稻,老香啦。”葛卫红给这两位盛饭,菜都是现成的,还有一盘子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食物。
王红兵点点头,然后四下望了一圈:“谢谢大家,我们都回城了,还给我们汇过去那么多钱。”
其实这笔钱,就算没他们的份儿,他们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最终李卫国还是一分不少地给他们邮递过去,这份革命友谊,真是沉甸甸的,令王红兵非常感动。
郑先农代表大家说道:“都是应该的,红兵你们也付出了劳动和汗水嘛。”
“不过以后就没有了,不许再惦记。”高大林笑嘻嘻地开起玩笑,最后又自怨自艾道,“我更冤,连今年的都没有。”
“哈哈,谁叫你小子那么早结婚,大林,一会儿去你家看看小侄子。”李梅也是爽快的性子。
知青们选择的道路不同,肯定命运也各不相同,不过大馒头屯的知青算是最好的。
大家久别重逢,凑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等王红兵他们吃完之后,吴小玉和葛卫红就领着他们,先去了老村长家看王燕。
“哇,王燕姐,你可真漂亮,我都差点不敢认了!”李梅拉着王燕的手,细细打量着。
王燕已经整理好妆容,头发是自然的大波浪,正好将她一边的额角遮住。
其实王燕是不在乎额头疤痕的,那是她勇气的象征,更是记忆中最难忘的回忆。
不过毕竟是大喜之日,所以在吴小玉和葛卫红的强烈要求下,还是用头发遮掩了一下。
脸上的妆容,是葛卫红帮着画的,这丫头学习了半年,还算有点进步。
王燕的相貌,本来是带着几分果敢和英气的,现在又多了几分成熟女性的妩媚,更加光彩照人。
“梅子,红兵,你们能来,真是太好啦。”王燕也欣喜不已,毕竟大老远赶来参加她的婚礼,这份情义,着实难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