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也只是陪审,主审的是一位陆军少将。
按例问了周林的基本情况,少将突然问:“你去找了李正文?”
“是!将军阁下,我是接到了小坂正雄大佐的电报,才去找的李正文。”
“当时他答应了?”
“很爽快地答应了。他提了一个要求,让我转给军部。”
“他说了什么要求?”
“他想调出霍山!最好调到北平一带。”
少将点上一支烟:“李正文行动了?”
“第三天,他率部攻上了牛头山。灭了那帮土匪。”
少将左手的一个大佐说:“可他让召康教授死了!”
周林解释:“那不是李正文的问题。在他攻上山寨的时候,召康教授就引爆了手榴束,炸毁了山洞。”
桥本问:“你怎么知道?”
“我在霍山多呆了一天。也就是想查清楚真实的情况。国军的那些士兵,有十块大洋,就会将情况说给你听。我一共花了三十大洋。问了三个人。他们说的都是一样。”
少将难过地说:“那说明教授早就准备殉国了。”
周林站起来,激动地说:“将军,请处分我吧!”
高桥说:“你有功,为什么要处罚你。”
“我曾经想去救出教授,进了山寨。”
周林的话让三个人大吃一惊。
本来周林不说这事,就没有人知道。召康二人已经死了。可周林想冒险一试。如果说出来,加以利用,说不定能收获到更多的收获。
“快说。”
那个大佐急切地说。
“我在与李正文联系上后,便于当天晚上去了牛头山。”
“你进去山寨了?”
“进去了!找到了一个士匪,逼问了情况,才找到了教授住的那个山洞。”
周林没有说木楼,迷香之事不能说。
桥本问:“山洞外没有人看守?”
“有!我杀的那个土匪就是站岗的哨兵。”
少将问:“你见到了教授?”
周林说:“我们课长告诉了我暗语,我与教授对上了暗语。教授才相信我。”
那个大佐问:“他说了什么?”
周林将当时的情况说了。
那个大佐站起来:“你应该救他出来!”
“我也是这样做的。我说带着教授出来。但教授他们的脚上戴有镣铐,没有钥匙,打不开。教授不让我带他走。他说,等李正文来了,就能救了他。”
桥本帮周林说了句话:“你已经尽力了。”
少将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为什么他被炸死了?”
“教授让我去偷了十二个手榴弹。他说,如果国军攻山,土匪一定会拿他们当人质。教授说他不愿去丢脸。出现那情况,他就会炸了……山洞。”
周林最后的声音很低。
屋内的人都没有说话。但他们的眼睛都红了。
突然,那个大佐说:“你怎么证明你去了牛头山,见到了教授?我们怎么相信你的话?”
周林说:“我有教授写的亲笔信!”
那个大佐冲了过来:“信呢?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