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军站在越野车旁边,看着面前的风化形成的峡谷盆地,从腰间取下对讲机对陈见青喊道:“这地方不错,你过来看看!”
陈见青听到赵小军的喊声之后,立马让向导大哥开车过去。
车子来到赵小军身边的时候,陈见青立马发现了他面前的峡谷盆地
这个盆地很适合电影中罗小虎带着马贼袭击玉娇龙他们家车队的那个场景。
有掩体有下坡,盆地下面也足够开阔,跑几十匹马完全不是问题。
陈见青推开车门,走下盆地四处看了几眼,在脑海中构建出电影的画面。
对这个地方很满意,于是对赵小军说:“这个景不错,我们先记下来。”
从车上下来的向导从自己的皮口袋里翻出地图,然后在上面做了一个标记。
在戈壁上的选景很顺利,这里太美了,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作为取景地。
陈见青在戈壁沙漠的那几天里甚至想过自己也许该拍一部纪录片,记录下这里美丽的景色。
不过这要等到他三十岁之后,现在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离开戈壁沙漠后,陈见青没有跟随勘景的队伍继续去徽省,那里自己很熟悉。
在拍摄假如爱有天意的时候,他就已经选好竹海取景的大致范围。
具体的取景地由赵小军这个摄影师和王利庆去和当地协商沟通就可以了。
陈见青要回京城参加我的父亲母亲的首映礼。
这是曾梨的第一部电影,自己必须要陪她一起参加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四合院里曾梨看着面前的几条项链,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老公,你说我戴哪一条好看?”曾梨求助地看着陈见青。
陈见青打量一眼曾梨身上白色礼服,又看看那些项链。
然后挑了一条很细的钻石吊坠放在曾梨的胸口比划了一下说:“就这条吧,和你的衣服很配。”
曾梨看了一眼镜子,然后说:“那就这条吧,我也觉得这条最合适。”
陈见青笑着给曾梨戴上然后说:“给你配个造型师吧。”
曾梨对着镜子扭动着身体,前后仔细看了看说:“不要,太浪费了,而且我不喜欢出去做个活动都带着一群人。”
陈见青叹了一口气从后面抱住曾梨说:“你这样让我很难办啊。”
曾梨看着镜子里的陈见青满脸愁容,不解地问道:“怎么了?”
“我这么有钱,要是取了个不会花钱的老婆,你说我赚钱图啥。”陈见青哀叹道。
曾梨没好气地拍了一下陈见青的手说:“还有钱呢,欠狮门影业的尾款有着落了吗?”
陈见青:“……”有没有这么揭短的!
不过尾款他还真不着急,暮光之城已经正式发售了,之前投资的招魂、安娜贝尔还有我盛大的希腊婚礼也快要上映了。
再过两个月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进账了。
要不然陈见青也不敢现在就立项卧虎藏龙这个电影啊。
陈见青闻着曾梨身上的香味说:“你老公钱多的很,你不用操心。”
“你对那本这么有信心?”曾梨知道陈见青是打算用暮光之城的版税来结尾款的。
“当然,你永远不要忽视爱情的魔力!”
……
我的父亲母亲的首映礼,来参加的人非常多。
一方面是张一牟的人脉,一方面是给陈见青面子。
鸿蒙旗下的艺人谁会不来呢?
老板娘的电影哎,老板都来捧场,其他人能不来吗。
首映礼上张一牟笑的非常开心,不过最开心的是张卫平。
这部电影可是他投资的,当初想着送陈见青一个人情,所以演员选择了曾梨。
现在却不曾想变成陈见青送他一个大人情了,有这么多明星参加首映,明天的新闻一定会上头版啊。
这宣传效果还不得上天!
唯一遗憾的就是上映的时间点并不算太好,一个都不能少刚刚下映,莪的父亲母亲就紧接着上映了。
张一牟虽然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观众也会疲倦的。
谁能接连看你两部电影啊,电影票不要钱啊。
张卫平带着请教的态度找到陈见青问道:“陈总,你觉得这次能拿下多少票房?有没有希望超过一个都不能少?”
张卫平对陈见青是很服气的,之前听他判断过好几次票房预测,几乎都猜中了。
而且陈见青投资的电影每一部都赚钱了,而且是大钱!
这就说明陈见青对电影市场的把控是很精准的,眼光比圈里那些所谓的电影人强不知道多少倍!
曾梨挽着陈见青的胳膊,也想听听陈见青的判断,之前在家里的时候,她问过好几次,但是陈见青都没正面回答。
陈见青看了一眼张卫平说:“一个都不能少票房超过三千万了吧,想要超过有点难度。”
听到陈见青的回答张卫平有些小小的失落,不过这也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本来也没想票房能超过一个都不能少。
“老公,那你觉得能拿下多少票房?”曾梨好奇的问道。
她心里对票房不能超过三千万还是有些失落的,可能是和陈见青在一起见过太多票房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案例,所以也想着自己的电影能有几千万的票房。
陈见青想了一下说:“如果只算内地票房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两千万,毕竟盘子就这么大,想高也不现实。”
“哪家加上海外票房呢?”曾梨立马问道。
陈见青看了一眼张卫平说:“如果是索尼发行应该能拿下差不多五千万人民币票房,如果换成其他的发行商就不一定了。”
陈见青特意点出来索尼就是想告诉张卫平,发行商还是别换了,人家虽然压价,但是发行能力很强啊。
再说了,索尼压价,难道别的发行商不压价吗?
张卫平听到陈见青的话,表情微微一滞,想要换发行商的建议,就是他和张一牟说的。
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并不是电影人,所以想的是赚到更多的钱。
索尼给的价格低,他自然是想要换一个能出价更高的发行商。
曾梨听陈见青说过这件事,于是故作无知的问道:“索尼既然能够做好海外发行,就选它呗,票房高了对我们不好吗?”
张卫平扯出一个笑容说:“海外票房再高也和我们没有关系啊,不过陈总的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陈见青笑了笑没接话,如果没有自己的存在,张卫平肯定不会想换发行商的。
还不是因为陈见青在好莱坞有一点人脉吗?
所以想试试能不能换个出价更高的发行商。
对于张卫平的这种做法,陈见青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这种事情吃力不讨好,他并不想做,而且也不能够保证把海外版权的价格卖得更高。
所以这种事情还不如不做。
今天和张卫平说了这些话,他能够改变主意那是最好。
如果还想自己去帮他们联络其他的发行商,陈见青也会去做,但是并不会多用心。
张卫平和陈见青聊了一会就离开了,今晚的首映他也是主角之一。
对于很多明星来说,参加电影的首映礼并不是来祝贺,更多想法的是来交际,希望能够通过首映礼来结识更多的人脉。
就比如现在陈见青的身边就围了很多人。
大多数的明星过来也只是和陈见青打个招呼,聊两句恭维一下就离开了,能刷个脸熟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真的没有眼力见一直赖着不走,只会惹人厌烦,能做明星的大多数都是聪明人,就算有极少数不聪明的,也会被关系好的人拉走。
大多数的女明星过来都先会和曾梨打招呼,祝她电影大卖,然后才会和陈见青打招呼。
看起来都很会做人,但实际上心里的想法就各有不同了。
场中大多数的女明星对于曾梨都是羡慕的,在娱乐圈混身后有一个靠山是真的非常的重要。
有靠山的人总是会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资源和人脉,他们甚至都不用做什么,只要在家里等着,就会有资源送上门。
所以这一类人往往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同时也是嫉妒的对象。
曾梨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那一句句恭喜中所掺杂的羡慕和嫉妒。
这段时间她已经习惯这样的事情了,而且她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在陈见青还没发迹之前就和他在一起。
“是不是有些不习惯?”陈见青搂着曾梨的腰问道。
曾梨往陈见青怀里靠了靠,笑着说:“并没有,而且还很享受,谁让我老公这么厉害呢。”
陈见青忍不住笑着说:“没有觉得很现实吗?这些人可能没有一个是真心祝福你的。”
“人之常情,我并不在乎她们怎么想,反正当我的面这些人只会恭喜我。”曾梨颇为傲气地说道。
这一点倒是没错,陈见青忽然想起黄博说过的一句话,笑着对曾梨说:“当你红的时候会发现身边全是好人,娱乐圈永远这么现实。”
“可我还没红呢。”曾梨眨着眼睛反问道。
陈见青笑着说:“今晚之后你就红了,而且就算不红,身边也都会是好人,因为你是鸿蒙的老板娘啊。”
陈见青和曾梨的悄悄话,很快就中止了,又有人来找陈见青了。
除了明星会来陈见青这里混脸熟之外,还会有一些导演和编剧想要来认识陈见青。
希望能够得到鸿蒙影业的投资,这年头有钱投资电影的实在太少了,煤老板们还没正式登场呢。
等到明年政策上放开,彻底允许民营企业单独拍摄电影,会有一大波热钱投入到影视行业。
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和女明星们深入交流一下!
不过现在很多的导演和编剧还是很难拿到投资的。
在这个圈子里是很现实的,有的导演想要拍电影,会有一大群人主动送钱上门,而有些导演求爷爷告奶奶都找不到一分钱。
姜汶就属于前者,一部鬼子来了直接烧掉千万投资,而且丝毫不担心没人给他投资。
原因很简单,他之前那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可是拿下了五千多万的票房。
有成功案例的人永远都会受到追捧。
只不过现在姜汶和陈见青聊天的内容和钱无关。
姜汶的新电影鬼子来了审核被卡很久了,删删改改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这让姜汶很烦躁,不止一次的去电影局找审核的人麻烦,想要问问自己的电影到底哪里不行,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准确的答复。
陈见青看着愁容满面的姜汶对他说:“电影审核的问题我也没有办法,给不了你什么建议,而且我也没有能力影响上面的决定。”
“他妈的!这些人简直是故意找茬,电影哪里拍的不合适可以指出来,但是他们从来不说人话,就说一句不行拿回去重改!”姜汶忍不住开骂。
陈见青看着生气的姜汶在心里腹诽了一句,有没有可能是你整部电影都有问题呢?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片段。
从根本上讲,这部电影过于夸张了在抗战时期底层人民的愚昧和麻木。
说白了就是历史立场不正。
电影拍的很好,但是不符合主旋律,也不符合现在的主流价值观,被封是自然不可避免的。
想到这陈见青看着姜汶说:“不管最后能不能通过审查,我都不建议你私自把这部电影拿到电影节去。”
姜汶愣了一下,看着陈见青说:“我还真想直接去参加电影节,国内不给我上我就到国外去,我就不信了,他们能把我怎么着?”
陈见青语重心长地对姜汶说:“他们可能会封杀你,别忘了第六代导演里面的那几个人。你也不想成为地下电影人吧?”
姜汶抬起挠了下头说:“应该不会这么严重吧。”
陈见青肯定地回答道:“这话你自己信吗?如果你真的越过电影局,把电影拿到海外上映极有可能会被封杀,而且时间不会短。
我给你的建议是把这部片子冷藏几年,等过几年审查制度没有那么严格的时候再考虑拿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