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民国诡闻实录>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粟特文书(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粟特文书(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斯坦赫因本质上是个商人,不可能做费力不讨好的无本买卖,他留下这个壁画也很正常。”

  夜宿荒原、驼马踢踏。

  他们回去时,已经是两天以后,几人决定先暂时分开,处理外各自的事情,再给古尼孜办葬礼,临走时,古尼孜也觉得这白桦册子似乎是有什么秘密,塞到宋思媛手上要她仔细研究。

  岳观潮他们四个回到义潮客栈,开始投入对白桦册子的研究,他们把白桦树皮册子摊在桌面上后,岳青山和孙大乔前后观察着册子:“不是汉文,不是维文,有点接近西域的古文字,有点像是粟特文!”

  “粟特文?”

  宋思媛见孙大乔提起粟特文,好奇起来,她对粟特文确实没什么研究,不过还是听说过粟特文的记载。

  粟特文,是一种流行于六世纪的古代文字,发源自上古时期的伊朗语族,是该语族的东部语支,在公元六世纪和九世纪之间,随着粟特人在丝绸之路经商贸易,粟特语也成为风行中亚、北亚的贸易语言,其地位不亚于长安的汉话。

  说起来,粟特语能繁荣起来,和粟特人的民族性格有关。

  六世纪时,粟特人居住在中亚的康居,这是天山和昆仑山以西的地带,他们建立过很多绿洲城邦,却鲜少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和政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民族聚居点。

  在周围强大天山政权的威胁下,他们始终都处于半定居半迁徙的状态,随时会随着其他强大民族来驱赶,就要举家搬迁又或者长途迁徙。

  这种流离奔波的生活中有利有弊,弊病在于长期颠沛流离,奔波旅途,居无定所,完全是行踪不定,这种无家无国的状态,很容易受到丝路沿线城邦小国的欺负和排斥,利益,却也是在这颠沛流离中产生。

  粟特人居无定所确实不假,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脚步遍布中亚东亚,他们知道怎么从东亚购买丝绸、茶叶、瓷器、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盐铁矿产,然后经由丝路贩卖到中亚、西亚,同时,将他们的香料、宝石、皮毛、瑟瑟、美玉、玛瑙、蛇珠、乐器等奇珍异宝运送到东方,再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一句话,他们的民族遍布中亚和东亚,知道什么赚钱什么不赚钱,也知道怎么和列国贸易沟通,再加上他们善于经商为贾,好利益金钱,每到一地,但凡有利可图,皆要筑城聚居,以经商贸易,好从中获利。

  epzww 3366xs 80wx xsxs</p>

  yjxs 3jwx 8pzw xiaohongshu</p>

  kanshuba hmxsw 7cct biquhe</p>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